(22)长安赋

作者:紫路花雨若相思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潦倒新停浊酒杯

好诗,无论在任何一个世界,任何一个环境,都是好诗!

皇帝闭目沉思一会儿,给封小刚同时也是给随行的太学人员下了口谕,明日去一趟太学讲述一下这首诗,这首登高,就放在长安赋的首篇!

数日之后,《将军诗集——长安赋》刊印,内容涵盖寿宴的诗词歌赋,以及后面的登高,需要说明的是,这本诗集非常便宜——针对大汉皇朝范围!出口可就贵了,爱买不买,现在大汉出版社大掌柜的想法就是这个!

大汉皇朝内部定价10两银子,不好意思,出口售价500两,起订量5000万册,现银,也可使用大汉钱庄通兑银票!

目前大汉皇朝所达,都是大汉书社的天下,所以并不愁卖不出去,以封小刚在整个大汉皇朝范围的名气,只要认识字的,砸锅卖铁都会买,更何况10两银子对于大汉一般读书人家庭来说,并不贵!更重要的是,大汉的太学招生考试,考的就是封小刚的诗集!甚至每年的文状元考试,内容都会出现对某首诗词进行解析!而且,太学还出资购了不少,免费送给实在买不起诗集的读书人,所以,《将军诗集》,从不愁销路!就算是每次的单篇,就是一首诗,售价10两,买的人都多了去了!

北洲书商依旧财大气粗,你大汉出版社5千万册起订是吧?我要2亿册,现银是吧?说动北洲皇室出动礼部外交,北洲书社要运大量现银到大汉皇朝中州郡城,为确保书社的银子财产安全,请大汉皇朝同意,由北洲大军主帅傅雷将军带50人亲卫队亲自护送至中州郡城城北门。或者,请大汉皇朝派出护卫队伍在北洲平京城南门接手护卫,北洲书社愿意提供报酬!

这封北洲礼部的信函以快马加急,从北洲到中州,又转到长安,用时居然不到十日!皇帝召集封小刚和沈秋月一商量,可以,这单大汉钱庄出面接!接银地点就在北洲平京的南门,北洲书社把银子交给大汉钱庄,大汉钱庄开出等额银票,你带着银票交给大汉出版社就行了!另外,有劳付点手续费,不多,交易额的万分之一,这可比请护卫队伍便宜多了!

沈秋月请皇帝通告天下,大汉钱庄将在北洲平京南门接北洲书社这个单子,点清银两开出等额银票、付清交易手续费后,大汉钱庄后果自担,与北洲书社无关!

大汉钱庄是有护卫队的,跟着亲卫队从封家军挑出来的,跟着亲卫队训练了不少时间,武器跟亲卫队一样。皇帝是知道的,但是外人不知道!

这一单,沈秋月亲自出马,快速返回中州,带上护卫队就开赴平京南门!全九州的行商大东家都知道沈秋月的大名,这是什么人物?背靠大汉两个一品夫人,将军府帐下,大汉唯一异姓公主,掌管百亿银子加百万黄金的钱庄大掌柜!

点完现银,交付交易费,沈秋月开出了对应的通兑银票一千亿交给北洲书社,押着银子回中州郡城!

有不长眼的,或者说这批银子确实惹人眼红,惹很多人眼红!一路上,不下十支劫匪,每支劫匪数量不低于300人,被大汉钱庄的护卫队干净利落的一枪一个全部解决!护卫队多少人?30!

经此一次交易押运汇兑,大汉钱庄的实力彻底暴露在九州大陆所有人面前!大汉钱庄的护卫队,跟传说中的封家军亲卫队无异!想想也正常啊,大汉钱庄是谁的?皇室和将军府共同组建的好吧?

《将军诗集——长安赋》在沈秋月的大汉钱庄这一波操作下,出口量激增,大汉钱庄也在这之中赚了一笔不少的银子!目前九州就只剩下北洲、汉州、楚州,其他都是大汉属地了!那三国的书商,都把银子交给大汉钱庄,提供交易费,换成银票,用于找大汉出版社买书。

皇帝听到消息,开心得合不拢嘴,睡不着觉,现在他不像以前那样,总觉得要去小金库看看银子才是真实的,现在是什么样的?奏报说北洲书社的1千亿现银已经进入中州大汉钱庄,北洲书社拿着银票下单了,银子进入大汉出版社了,又按分成进入陛下您的小金库了!

“哦,知道了,下去吧!”

陛下,那是300亿现银,您那小金库太小了,得扩建!

扩建做啥,叫驸马跟十三公主来,把大汉钱庄再扩大一点,那些银子搬回钱庄去生钱!

……

几天这么一次,弄得专门负责这事的太监干脆请旨问,陛下,这《长安赋》的分成,奴才以后就不拉回小金库了,奴才核数完毕后就去上将军和十三公主那边,告诉他们,陛下又增资了,您看行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