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想废后!”
“甚底?”赵挺之瞪着眼珠子,“官家要废了王皇后?”
“不是王皇后,是孟皇后。”
“孟皇后?”赵挺之眨了眨老眼,“元佑皇后?她哪里招惹到官家了?”
虽然赵挺之也不喜欢亲旧党的孟皇后,可是也没动过再把她废掉的心思——孟皇后是先帝皇后,就是在宫里吃口安生饭,废不废的也没多大区别啊。
“仿佛是官家梦见先帝了……”
“梦见先帝?”赵挺之听得一头雾水,这是什么理由啊?
赵挺之想了想,“德甫,这个要废后的消息你从哪儿听来的?”
“是官家亲口的言语。”赵明诚说,“官家说梦见先帝责怪他迎回孟皇后,亏待了刘皇后。”
赵明诚也是赵佶的心腹之一,所以同样听赵佶说过梦。
“怎么会有这样的梦?”赵挺之摇摇头,“那这个孟皇后也太倒霉了……对了,你媳妇知道这事儿吗?”
“应该不知道,”赵明诚不大确定,“儿子没有和她说过。”
“那就别说!”赵挺之吩咐道,“对谁也别说……这事儿,恐怕又要引起一场朝堂纷争了。”
赵挺之思索了一下,“对了,这两天国子监里面有人议论吕本知案和州北军营大火吗?”
赵明诚是国子监生,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在《文曲星》上写几篇文章,挂了个主笔的名义。
而赵挺之问起国子监中的议论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个时代没有报纸、没有网络,民间舆论几乎不存在——就是存在也没人在意——存在的只是清流物议,而在清流物议最肆无忌惮的,当然就是号称“无官御史台”和“带发苦头陀”国子监生、太学生和武学生了。
这些“三学生”平日凑在一起,除了谈论文章诗赋,就是议论时政消息和天下大势了。
刚刚发生的州北大营纵火案和吕本知代父受死喊冤事件,自然是三学生们议论的焦点。
“有一些。”赵明诚皱眉道,“开封府的士子们都说吕本知是孝子,是被人冤枉的,州北军营大火必有黑幕。”
赵挺之问:“他们说了幕后黑手是谁吗?”
“都说是武好古,”赵明诚皱着眉头,“爹爹,您觉得那把火是武好古让人放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