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武人,也真是不像话,没几个不跋扈的了。
“中丞,那应该参岳和、岳飞什么罪过?”
秦桧道:“自然是谋反了!日前他父子二人率兵攻打王府,就是铁证!铁证如山,还能抵赖?”
“对!应该参他们谋反!”牛皋也附和道。
“好!就参他们谋反!”赵构重重点头。
不过这时候赵构,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岳和、岳飞也上了奏章,弹劾襄阳王赵构忤逆不孝!
为人子的赵构,居然狠心驱逐了父亲太上皇赵佶,这是大不孝!
大宋孝治天下,不孝之子,怎么可能成为朝廷的忠臣?
这个赵构逐父夺权,无疑就是贼子,将来一定是乱臣!
赵构参岳和、岳飞谋反,岳和、岳飞参赵构是贼子……两本奏章,同时摆在了官家赵桓的案头。
两本都是密折,但是却都由小黄门在崇政殿中念给一班宰执重臣听了。
重臣们听完以后,全都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襄阳发生的事情,来来往往都透着诡异,水深的都能淹死人。不知道内幕的人,谁敢往里面跳?淹死了算谁的?
赵桓顿了顿,又道:“那就将岳和、岳飞和襄阳王赵构都召回长安,让他们在朝堂上对质,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同知枢密院事曲端马上开口了,“岳和、岳飞都是在役武官!”
这是在提醒赵桓,岳和、岳飞不能由御史台和大理寺进行审问,而是得由枢密院和兵部审问。
赵桓脸上闪过一丝不快,“朕知道!对质之后,当由大理寺、御史台、兵部和枢密院四堂会审。”
“陛下圣明!”曲端说。
既然代表军方的曲端都说赵桓圣明了,将赵构和岳和、岳飞父子召入长安的事儿就算敲定了。
至于执行这项使命的,自然是御史中丞秦桧了——还真挺合适的!赵桓也不知是不是有先见之明,居然派个御史中丞册封襄阳王,而且完事时候还让秦桧滞留襄阳。
现在正好把赵构、岳和、岳飞都一块儿带回长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