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瑾兄,且先饮,润润喉。”
............
众人不明就里,自是纷纷出声发问。
郑璞面色不变,颔首向众人致谢,趁着将酒盏凑近嘴边之时,暗自思量下文当如何叙。却不想,酒盏早空空如也,便将手中之盏往宴间伺席的柳家扈从一伸。
“酒来!”
作态,端的慷慨激昂!
加之其丰神俊朗、气宇轩昂的容貌,不由令人暗自心折。
“壮哉!”
被感染的柳隐,亦是豪情大发,击案而赞。
旋即,便挥手摒退扈从,起身自提起陶壶步来,轰然放声,“且让我来为子瑾把盏!”
微俯首,双手执盏接过酒水,心有所思的郑璞眼眸一亮。
执酒盏向众人遥敬后,自己一饮而尽,便掷于地下,朗声而道,“南阳庞公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庞公,便是隐士庞德公,名隆荆楚之地。
因水镜先生司马徽年齿小庞德公十岁,以兄事之,称之为“庞公”,故“庞公”之名由此而来。郑璞将之与杨雄的子云亭相提并论,毫无突兀之处。
众人听罢,皆心旷神怡。
既是叹服郑璞的才思泉涌、文采斐然,短短时间内竟以小宅陋室为题,便将一篇辞藻华丽、朗朗上口的骈文一蹴而就。亦是为此文中所寓意的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态度以及高洁傲岸的情操所倾倒。
“妙哉!”
“贤哉!”
“美哉!”
.............
一时间,盛赞之声,不绝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