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以武都郡孤远,难以驰援,乃令武都太守杨阜徙武都之民万余户,往京兆尹、右扶风安置;迁氐人诸部往天水郡安置。
阴平氐王强端,不徙,领郡自安。
后魏武崩,雍凉两州羌胡叛乱,屡屡有之。
逆魏疲于应对,强端乃逐渐恣睢跋扈,托辞郡穷困不上贡,犹如割据。
逆魏以阴平地缘偏远,不责,亦无恩亲。
是故,郑璞谏言,出兵三五千讨阴平,哪怕逆魏得知,亦不算紧要之事。
于逆魏而言,干系关陇安危的,乃是巴蜀是否出兵武都郡。
因武都境内陈仓道可入关中、祁山道可袭陇右。
一旦被巴蜀所据,战云将密布催天来,逆魏西北疆域铁马金戈无宁日!
至于攻阴平氐王强端,逆魏是否以为巴蜀元气已复,而心生忌惮,倒也无需担忧太多。
其一,乃是先帝刘备生前,对强端尝有切齿。
谓曰:“失阴平之地及丧兵,皆贼酋强端之由也!”
只是汉中之战罢,襄樊之战再起,后又有夷陵之战,是故巴蜀不曾对强端用兵,亦让益州疆域一直缺了一隅。
今巴蜀讨平南中诸郡之叛,想报先帝之恨,亦是情理之中。
另一,设身处地,巴蜀攻阴平,亦是为自身防御所虑。
昔年徐晃曾长驱而入,走阴平郡的景谷道袭白水关,从中折断蜀地与汉中郡的联系,巴蜀自然记忆犹新。
亦然,会想亡羊补牢。
如若别遣偏师,出其不意、趁其不备,击败阴平氐王强端,应不难吧?
且,击败而不据其地,仅虏其战马牛羊、粮秣资财而归,再据景谷道修筑关隘戍围,作守备之势,应不会对逆魏打草惊蛇吧?
垂眉捋胡而思的丞相,心中悄然自问。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