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北伐

作者:茶渐浓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必然,过武都郡境内,乃沿着西汉水走祁山道。

且曹魏驻军的下辩、上禄及武都道三县,仅有武都道在祁山道路上,且兵力甚少,无力阻挡汉军的进发。

是故,丞相并没有遣兵先攻占武都。

乃是让主力浩浩荡荡进发之际,别遣了先锋魏延部,逆着青泥河而上,直发祁山而去。

青泥河,发源于祁山,途经武都郡治下辩县,再汇入嘉陵江。

且跨过此河流的分水岭,便是漾水河。

两条河流连起来,便是昔日马超被驱逐出陇右后,投奔汉中张鲁的路线。

难得可贵的是,此路线比走祁山道要节约三分之一的时间。

因为早在一百多年前,大汉名臣虞诩任职武都太守时,为了更便利的取汉中粮秣及军械平羌乱,曾亲自率领军吏,以“烧石法”,清除青泥河中的礁石,修通了从下辨至沮县的航道,至今仍可畅通无堵。

仅是可惜,青泥河太窄小,无法行走大船,亦不适合运送大规模行军的辎重。

不管怎么说,可用舟船运送粮秣辎重的便利道路,自古以来都是兵家扼守之地。

如今的曹魏,亦不意外。

因而,丞相别遣先锋魏延,取此道先行,乃是堵住武都郡内曹军报信的信使,顺势将此驻点的魏军悉数拔掉!

嗯,扼守此道的终点,乃是漾水河的上游西县历城。【注1】

但马超战败而逃时,还顺势攻入历城,杀叛他的姜叙满门,以及焚毁了历城泄恨。

后来曹魏以武都郡为屏障,并没有重建。

仅是驻守了百余军士。

魏延领军至历城的废墟,可保障丞相自领的主力,在曹魏陇右驻军一无所察的情况下,顺畅抵达祁山道终点,天水郡的上邽县。

事实上,丞相成功了!

当绣着“汉”字的大纛,以及绣着“克复中原”的旌旗,飘扬在天水郡内时,曹魏竟无一人知!

是时,雒阳的曹叡,让曹真为都督,以张郃为先锋,领大军赶到了右扶风郿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