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方圆百里之内,他唯一能寻到的汉军,便是郑璞部。
郑璞见他率领本部到来,也彻底扼杀了,心中的那一丝侥幸。
然也!
他心中尚且期盼着,马谡兵出萧关,即使战不利,亦能多坚持些时日,等到丞相遣兵来援,随即全身而退,再与他共守萧关道。
但如今,号称“巴郡神兵”、善于山地作战的板楯蛮皆归来了,马谡还能抵御魏军吗?
唉~~~
事无转机矣。
事实也正如郑璞所断。
一意孤行的马谡,注定了不会迎来好结果。
逆魏的萧关,驻守士卒不足两百人。
倒不是魏军有意将关隘拱手相让,而是留在西凉及关中的逆魏将率,亦皆有所断定,汉军不会来夺关。
毕竟,双军争锋的决胜之地,乃是街亭。
巴蜀夺了此地关隘,乃有害无利。
抑或者说,逆魏萧关守备空虚,本就诱敌深入,期盼着汉军放弃了地利来夺关。
是故,当萧关不战而下后,马谡便迎来了噩梦。
魏将军戴凌、魏平二人得闻,大为欣喜。
乃许下攻破月支城,所取叛贼杨条部辎重尽授之的利益,征发了当地的羌胡部落,得兵二千有余。再将安定郡的郡兵,授于心腹部将别领,让之与羌胡部落继续围困月支城。
不求他们能攻破城池,只需困住杨条不生事端即可。
随后,二人便尽起全军,合兵约莫九千,轻装长驱来萧关。
马谡所领,不过三千余人。
且又因他掌军不足一岁,愿为他死不旋踵的士卒,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