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羌计

作者:茶渐浓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子瑾为人,可深交之。

此是姜维心中对郑璞的断言。

只不过,他不知道的是,郑璞对他态度友善的最大缘由,乃是将他当成同道之人。

矢志不渝克复中原,无论时局有多艰,亦终不改初心之人。

况且,郑璞对募参狼种羌去骚扰逆魏之策,持有不同意见。

倒不是质疑丞相的调度,亦不是不明丞相募参狼种羌的初衷,而是二人性情不同,而导致所谋有分歧。

丞相性情谨慎,以大汉国力太弱而持重,常行堂堂之谋,几无弄险之举。

对于参狼种羌诸部的态度,乃是哪怕他们不臣服于大汉,亦不能与之反目,免得他们被逆魏拉拢。

且先抚而安之,待日后攻下关中后,再徐徐图之。

而性情狠戾的郑璞则是不同。

他觉得卧榻之侧,不可容他人鼾睡。

尤其是,得闻了逆魏将鲜卑引入关中右扶风。

逆魏既然可以为了对抗大汉,而将关中画地给胡虏鲜卑;亦然可为了夺回陇右,将陇西郡许给参狼种羌!

如此一来,参狼种羌便成了大汉后方的隐患。

毕竟,指望寡文学、鲜礼仪的他们被恩义所圈梏,很不切实际。

与其终日防备着他们,让后方始终有不安稳的因数,不如尽早除之!

是故,在赶赴来临洮驻扎之前,郑璞还私下求见丞相,献上了两策。

其一,乃是挑拨与分化。

先使人作流言离间各部落的关系,让他们相疑。

再以他们“更相抄暴,以力为雄”的习性,暗中寻一二部落给与物资刀兵扶持,打破现在势力持衡的局面,让他们再度迸发兼并互侵之争。

且大汉在隔岸观火之时,可不停寻弱势一方资助,便可让他们陷入长久的互攻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