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再议

作者:茶渐浓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亦是说,今大汉的粮秣不丰、战马匮乏。

且陇右各部军士皆厉兵秣马,士气高昂的备战着进军凉州。

如此情况下,大汉本就不应将战马作卖。

毕竟,战马属于战略物资,汉军各部自用尚且不足。若是作价低廉卖给了东吴,将士们岂能无有怨言?

此便是丞相诸葛亮,令郑璞主事战马交易的缘由。

郑璞领军已有不少年,深知军中将士所思,且屡立战功而颇具声望。

让他以“维护两国共盟讨魏、以战马换回丰厚粮秣”等缘由,声称此乃一时权宜之计,便可让汉军各部无有怨言滋生。

战马作卖的初衷,是为了有粮秣供给军士嘛!

唉........

想再议价,恐是举步维艰矣。

诸葛恪怅然而叹。

只不过,再难也要再议。

其一,乃是江东若想建立骑兵,今唯有从大汉购置战马。

另一,则是他出使之前,江东列位朝臣便有过定议。以知大汉如今粮秣紧缺,而大致将每匹战马作价定为粮秣三千斛。

至多,不可超过三千五百斛。

如此预期与实际相差太远了,让他无法归去回禀。

他自负才学过人,又被孙权定为太子辅弼,于公于私都不允许首次出使便徒劳无功而返。

再者,如今的吴国风气,已非昔日孙策睥睨江东六郡之时了~~

孙策渡江南下时,因将少兵寡,是故不论出身录用人才。

无数贼寇、鄙夫等出身之人,只需有才能以及愿意效力,便会被孙策授予权柄、起高第恩荣之。

然而,很可惜,孙策早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