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职不变,改关内侯为德阳亭侯。
因天下纷扰多年的干系,虚封无有食邑的侯有许多。
如关内侯便多有无食邑者,且当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魏武曹操,首创了号侯、关中侯等无有食邑的爵位以赏军功。
地小民寡的大汉,同样无有足够的食邑封赏,便多有将封地画在大汉所辖之地外。
如被封为当阳亭侯的姜维,封地在吴国所辖的荆州南郡......
然而,郑璞却是实封。
德阳县,在今梓潼郡内。最早于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分梓潼县地置县;后于安帝元初四年(公元117年)迁治于龙凤场,将旧治地废为亭。
亦是说,仅此一项让无数人羡慕不已了。
不可避免,在有些人的嫉妒下,“疤璞”的名号亦愈传愈烈。
自然,对此郑璞并不在意。
昔日魏夏侯惇尚且被朝野私谓为“盲夏侯”呢!
为国损容,对仕途又无有影响。
就是有些愤愤不平。
他终于知道,“疤璞”之号乃出于何处。
乃车骑将军刘琰言谈耳!
相传,昔萧关道之战后,郑璞因忠节死守而得军中宿将所赞,且朝廷赐爵迁职,恩荣得显。是时在汉中郡的刘琰得闻后,便叹息了一声:“时无英雄,马谡如先帝所言不堪大用,乃使此子成名耳!”
时有心腹家仆在侧,有意奉承,乃对曰:“此子伤容,疤脸示人,仪表不存,何以英雄与论之?”
刘琰得言,大悦。
乃频频以言谓所领士卒。
亦让“疤璞”之号在军中口口相传。
此老匹夫,无功而居高位、无德而妄尊,尚不知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