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又与麴演一起勾结张掖郡的张进、武威郡的胡虏部落各执太守叛乱。
但随着张进及麴演相继兵败被杀,他也只好再度臣服,被转去了关东任职。
如今天子曹叡竟让他回来了!
且授职为本郡酒泉太守!
如此结果,让他心中的野望,犹如枯木逢春般生机勃勃。
哪怕明明知道,天子曹叡还设下了许多限制,且让他必须厉兵秣马备战,听从刚刚转为征西将军夏侯儒的将令共同抵御逆蜀,他也无比兴奋。
厉兵秣马,不就是在郡内播种他的威望吗?
同理,抵御逆蜀,不就是保住自己割据的地盘吗?
有何不可!
再者,待自己的威信让郡内士庶皆俯首听命时,便轮到夏侯儒来求他出兵了!
呵~~~~
不过,黄华不是“边人治边”政策的最大得利者。
敦煌郡的张家,方是最大的赢家。
张恭,素有学行、恩信甚著,最早是敦煌郡的功曹。
河西大扰期间,太守马艾卒于任上,他便被郡人推行长史事,乃遣子就东诣魏武曹操请太守来任职;且别遣从弟张华攻下叛乱的酒泉沙头、乾齐二县;别遣铁骑二百迎吏官属,以及新任太守尹奉入郡任职。
曹丕即位后,录前功下诏褒扬,赐他爵关内侯,拜西域戊己校尉。
后想徵入雒阳,将授以侍臣之位,以其子张就继任戊己校尉。但张恭回到本郡敦煌后,便以年迈多病固辞,不愿离开故里。
如今,曹叡再度诏他入雒任职,他便欣然而往。
因为他从弟张华被授予西海太守,子张就被授予敦煌太守!
成为了凉州最有权势的豪右。
且他临赴雒之前,还私下与黄华会面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