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乃是不认为大汉有能力灭杀他们。
或许是自灵帝时期的羌乱,让凉州失纲的缘由吧,数十年的时间让参狼种羌习惯了无所约束,不愿意再臣服于大汉或逆魏。
也觉得如今汉魏相争,大汉不会发大兵来与他们持久作战。
因为他们的栖息地,从望曲谷一直蔓延到洮水的源头西倾山,早就出了大汉的疆域外。如若大汉遣兵来战,他们可退出望曲谷以山川河流的险峻避战,让大汉经不起漫长时期战事的消耗而退兵。
其次,则是他们有盟友。
且因为大汉引入烧当种羌入河首之地,让他们感到了威胁,便与赐支河曲的化外钟存种羌结盟了。如果大汉执意要征伐他们,便是同时与两个种羌大部落作战。
届时,钟存种羌可助力他们抵御烧当种羌的夹击。
大汉单线进军,无有四五万大军出征,根本奈何不了他们。
就算有真能调度四五万大军来袭,他们也可以扼险而守,胜负尚且在两可之间。
再次,便是觉得大汉对他们很不友好。
自从烧当种羌入河首之地后,大汉便调走了与他们有交情的姜维,换成了偏袒于烧当种羌的马岱来主事临洮,屡屡与烧当合力挤压他们的牧场及丝路贸易利益。
尚未臣服,就明里暗里的打压了。
若是他们臣服了,岂不是被大汉给蚕食并吞了?
诚不可取也!
是故,参狼种羌各大部落的豪帅经过协商后,便谢绝了姜维的好意劝说。
相反,竟也回劝了姜维一番。
乃是让姜维回去劝说丞相及李严,说大汉如今讨伐他们乃是得不偿失。
毕竟他们与大汉一直都没有起冲突。
正值逆魏在侧虎视眈眈之际,大汉应该继续与他们保持相安无事的局面,免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那时,姜维回报后,李严当即就须发皆张、怒不可遏。
既是公愤,也是私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