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大汉胜了,就是收复关中、定鼎王霸之基,便可振奋天下所有心怀汉室的士庶。
到了那时候,凉州无有逆魏依托下,必然人心思异。
不管河西四郡会不会举郡县来降,大汉都可以在安抚关中之余,徐徐图之,威逼利诱或者出兵讨平凉州。
相当于一战定乾坤。
也是将大汉兴复与否的国运彻底压上。
不成功,便成仁。
且在还书信末尾处,加了一句令人动容的话语,“丞相,我等老臣年岁皆长,报先帝隆恩者,当争朝夕矣!”
算是对卫将军赵云的病故,有感而发吧。
只不过,他的谋划有些急功近利。
且不说大汉主力悉数出萧关后,各地戍守军士能否抵御逆魏凉州兵马的扰后;单凭逆魏荆州与雒阳的兵力随时可以驰援关中,就让汉军的胜率不高。
彼以逸待劳,我方攻城掠地哪有那么容易!
关兴所言,倒是稳妥得多。
他依着先前丞相的计划,请命领军前去攻打武威郡的祖历县,然后再兵临鹯阴塞而威逼。
如此,便可将逆魏关中与凉州的连通彻底切断。
也等于关中丝路彻底截断。
河西四郡的羌胡部落及豪右,素来首鼠两端,诸事逐利而行。
没有了逆魏的丝路物资,他们必然会将来寻大汉的蜀锦与茶叶等物。
届时,大汉不管是暗中拉拢一些部落依附,还是故意售价不公、物资分配不允挑拨起各方内部争端,都能让河西四郡内部分裂混战。
亦能为大汉创造攻伐的机会。
此谋四平八稳,十分契合大汉底蕴不足、不能过多损耗士卒的时局。
唯一的不足,便是此谋见效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