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笑几声,郑璞报以赧然,“璞不敢有瞒丞相,荐张伯岐而非休然兄的缘由,乃是想请丞相首肯,让休然兄领本部与璞同往攻打祖历县耳。”
让柳隐也领军去祖历县?
丞相微微扬眉。
目光诧异的落在郑璞身上盘桓片刻,便出声问道,“子瑾此意,乃是指姜伯约若是绕后袭击鹯阴塞得手后,便以柳休然驻守乎?”但话语甫一落下,郑璞尚未得及回答,丞相便倏然拊掌恍然,“噫!我知矣!子瑾乃是欲举张文容为督将也!”
不得不说,丞相之智鲜人能及。
片刻间便将郑璞的意图,分析得丝毫不差。
的确,郑璞就是想谏言,请分出张苞任职督将。
张苞的身份,乃元勋之后,且又是外戚,注定了日后要成为天子刘禅的军中倚仗。
仅是从为天子刘禅的日后考虑,就足以让他尽快积累功勋升迁,以及掌控军中权柄了。
毕竟长于深宫的天子刘禅,不是凡战必亲临的先帝刘备!
并没有在军中诸多将领与士卒们的心中,树立起足够的威信;也不可能有机会亲征,树立威信。
如此情况下,日后让张苞掌兵权,便是长治久安的绸缪。
大汉自从灵帝末年以来,已经有过董卓、曹操等倚仗兵权恣睢不臣的例子,也让天下无数人有了效仿的对象。
如今的大汉,上下一心的凝聚力,主要归功于先帝刘备的遗馈。
但再厚重的遗馈,也会有用完的一天。
比如待先帝刘备亲自擢拔的老臣尽数凋零后,谁都不敢断言其他人,掌控了军权后会没有异心。
就如昔日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
到了袁绍与袁术这一辈是,一个称帝、一个想另立新帝!
有备,方能无患嘛。
能谋策的事情,便提前绸缪了也好。
这点,丞相自然也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