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打算待机而动,坐等诸葛丞相在进退两难中做抉择。
若是丞相一直留在这里,他有信心坚守营寨不失,让费曜与魏平有充裕的时间破了郑姜二人的别营,占据萧关道。
从而,夺回萧关,让关中从此随时可以席卷整个陇右。
若是丞相回援,他便领军蹑足在后。
不管丞相是前去攻平襄城外的郭淮部,还是救援萧关道之困,都不可免陷入前后皆敌的困境!
如此一来,他此番倾尽关中之力,天子曹叡搜刮冀州、河东及河内等各地物资及兵力支持他的大战,就会迎来完美的结局——汉军的主力,必然迎来死伤惨重!
甚至,还有可能,乱军之中将诸葛丞相攻杀了。
当然了,这种可能微乎其微。
而且想要让汉军四万大军死伤惨重,魏国要付出很沉重的代价。
以汉军这些年彰显的战力,一比一的战损算幸运。
更有可能,是倍之。
但曹真觉得哪一种结果,都可以欣然接受。
以巴蜀之地,能有多少兵力可战损?
先前几年的数场大战,汉军的死亡便不下于四万了。
若是再能击杀了诸葛丞相所督领的四万主力,整个巴蜀的兵力就十去六七!
届时,即使魏国死伤惨重,无法再进攻陇右,巴蜀亦然因为没有兵力守备这些地方,进而主动放弃。
羌胡众多的雍凉之地,可是滋养野望的沃土!
以魏国雄厚的国力威慑,都无法杜绝过野心家的频频叛乱。
更莫说,战后陷入一蹶不振的巴蜀了。
因而,曹真此番很谨慎,犹如一位很有耐心的老猎人般,等着丞相自投罗网。
而且他还从祖历县的夏侯儒军中,调遣了万余人前来此地,为即将到来的大战继续占据兵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