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畏战

作者:茶渐浓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且他奉诏来雍凉之前,还赶赴雒阳与曹叡密谋了一番。

亦将曹真遗留的谋划推演得更完善了。

曹真临终前,乃是建议曹叡将凉州当成诱饵,让逆蜀陷入战争泥潭不可拔而魏国的关中主力得到休整时间,以“此消彼长”的时间差重新夺回陇右。

对此曹叡已然在执行。

是故,司马懿便顺势此大略的细则完善——他想借着逆蜀此番兵进凉州之机,将凉州那些历来恣睢骄横、叛乱不断的诸多权势者,悉数拔了!

也很容易实现。

乃是将欲取之、且先与之。

如魏国先按兵不动,坐等逆蜀与凉州两败俱伤,或是凉州权势者被逆蜀所败,他再督领关中主力进发陇右堵住蜀诸葛亮的大军,别遣郭淮部等领军入河西走廊。

试问,逆蜀魏延以历经多番战事的疲兵,何如能抗衡魏国的以逸待劳呢?

即使彼魏延得士卒死力,郭淮等部寸步难进,也是受困一时。

仅是凭逆蜀从陇右走金城郡运送粮秣损耗的人力物力,就可推断出魏延不可持久。

若是魏延胆敢在当地征收粮秣,那将败得更快!

在人心未附的新得之地、向刚历经战火的士庶征收军辎,乃是大忌。就连中原富庶之地的黎庶都会奋起反抗,更莫说是胡汉杂陈、苦寒地瘠的河西之地了。

届时,魏国复得凉州之地,便可以“守境不利、背魏投蜀”等等罪名,将那些权势者罢黜或诛杀,重建朝廷威仪、士庶秩序。

自然,司马懿谏言罢,还特地明言与曹叡,声称此举存在着风险。

乃是以刘备入蜀与丞相诸葛亮讨南中,郡县吏民皆不日竟安为例子,言逆蜀能得人心,担忧魏延据河西之地后也骤然而安,令魏国弄巧成拙。

作为帝王的曹叡,在有机会收回权柄的时候,自然不会拒绝。

先前他接受“边人治边”的建议,不过是对时局的妥协,乃无奈之举。

而且这种收回权柄的做法,曹叡也并不陌生。

在魏武曹操时,因为势力尚弱小而对凉州鞭长莫及,便以控制汉廷天子的便利,让韦端、韦康父子先后据凉州;但后来击败袁绍称雄河北后,为了收回权柄,对马超取陇兵围韦康于冀县有八月之久,镇守在长安的夏侯渊始终听而不闻、按兵不动。

一直待到韦康被杀,夏侯渊才督率大军长驱而来,讨平不臣、虎步关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