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仗恃

作者:茶渐浓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其三,乃是他已然让部将从关中转运大量粮秣给与夏侯儒了。

源于兵贵神速的考量与受限于路途遥远,从并州五原郡转来安定郡北部丁奚城驻扎的夏侯儒部,并没有携带攻城器械,故而一直迟迟未有攻城之举。

但起土山、掘地道以及反向作围堑等攻城筹备,却已然悉数完善。

现今即使逆蜀遣兵来救,在攻打夏侯儒营寨时,鹯阴城塞内的汉军亦无法越过障碍出城策应,算是万事俱备罢。

基于此,司马懿觉得现今并非乃不计伤亡的攻坚之时。

自前汉孝武帝时期便开始修筑的鹯阴,一直作为抵御游牧部落的前哨城塞,数百年来历经了无数次修缮与加固,堪称固若金汤!

唯有的一次被陷落,就是前番叛将姜维的绕后偷袭。

且还是依仗着魏平无法支援,而疤璞领军赶至合兵令守备兵马陷入绝望投降才易主的。

亦是说,在没有彻底断绝逆蜀外援、令将士绝望之前,很难被攻陷。

即使现今鹯阴城塞逆蜀守备士卒仅三千,但夏侯儒以两万大军昼夜而攻,数月之内也未必能建功。与其丧损士卒无数而作无用之功,还不如坐等时机,将逆蜀援军击破断绝城内守军希望后,再作攻坚之议。

最后,便是南匈奴左右部与鲜卑拓跋部的策应。

司马懿并不冀望他们能高奏凯歌,但以游牧部落的千里奔袭之长,牵制逆蜀的兵力、令河西各郡县守备疲于奔命,应是有所建树的。

此四者仗恃,皆能令魏国游刃有余,足以宽解雒阳曹叡与衮衮诸公之心。

相反,司马懿在上表临末时,还添了一笔“今我国伐逆蜀,依贼吴狡诈之态,恐复来入寇,但请陛下先备御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