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干休所之后,李宪直接去了活动室旁边的阅读室。找了稿纸和钢笔,便伏案疾书起来。
那是一封建议书;
他先是从东风林长场的火灾出发,结合自己的园林规划知识,从园林建设角度,将目前各个林场中存在的那些隐患大致的指了出来。
但这一部分,不是他要详细论述的。在这个时代,领导们喜欢看的是那些思想层面的东西。
所以在第一段之后,他的笔锋一转,说起了林区各单位对防火工作的意识。而电线杆的问题,则成为了这个部分的主要论据。
通过这个论据,他得出了“林区防火需防微杜渐,需要从细节做起,更需要每一个单位和每一个个人具备安全防火意识。”的结论。顺带着,将火灾后木质电线杆这个隐患明明可以用水泥电线杆替代,但各林区大整改后,仍然没有消除,没有人注意到这个隐患提了一下。
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他则是大力拍马,歌颂了东风林场火灾之中局领导的有力指挥和各单位积极奋战云云,然后用类似“责任重于泰山”这类格言似得文字着重点题结束。
虽然有意控制字数,但是这一篇既有专业理论,又涉及到工作思想层面,又带着解决措施的文章写下来,仍然洋洋洒洒两千多字。
四百字的稿纸,足足用了六张半。
将草稿重新审视一遍,将字句修整好。李宪正准备重新誊抄一遍的时候,阅读室的门被人推开了。
王林和带着花镜,披着件大布衫,手里拿着本杂志走了进来。
看到李宪,他很意外,“你在这干啥?”
李宪呵呵一笑:“学习啊!虽然我已经结业,可是伟人说得好,一天不学习……”
“别扯犊子。”
自从来到了干休所,王林和就没见过他摸过书。所以学习这类的鬼话,他是不信的。
将手里的一份杂志放在了书架上,王林和便发现了李宪面前的那份手稿。
他狐疑的拿起,本打算瞄两眼。可是看着看着就陷了进去,脸上的表情也是越来越凝重。
反反复复的看了好几遍,他才长叹了口气,将那份手稿放回到了桌子上。
“难得啊。”王林和摇了摇头,“整个一个林业局几百个干部,还不如一个刚毕业的林技校学生有心。”
听到这个评价,李宪嘿嘿一笑:“咋样,文章是不是写的还不错?”
王林和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视角很敏锐,想反映的问题很突出,就是马屁气太重!东风林场的火灾谁心里没数?说什么领导有力指挥,各单位努力奋战。火灾起了两个小时,才上报到林业局里。近四个小时之后消防单位才到达现场。哼!要不是老天爷给脸,下了场连夜的大雨,怕是现在整个林业局都烧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