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之初,账面上有钱了,开始了一轮疯狂投资。又是投资房地产,又是投资木业,又是投资商场的,一开始职工们见到了福利,倒也还消停。
可是不到一年功夫,上市融资来的几个亿全部赔光。除了当初靠着将股票卖了赚到钱的一批职工外,其他人再次回到原点。
一贫一富,对比如此鲜明,矛盾因此而产生且一发不可收拾。
打这儿,松江塑料这头和小商品分公司这头的大小斗争就没断过;先是塑料厂工人去小商品闹事,要追回当初的部分股票红利。
小商品的职工们也委屈啊!
心说当初特么股票不知道能不能升值,公司搞摊派的时候我们东挪西借的给你们兜底,承担了那么大的风险,现在赚了钱了过来秋后算账?
这事儿谁能同意?
于是双方因为这个事儿大打出手,当时闹的挺大。
可能是塑料厂职工也寻思这事儿自己没理,闹了大约半年之后,就将矛头对准了当初主持股票发行工作的公司总经理,也就是原来小商品公司的经理李存真。
按说,这李存真也算是受了无妄之灾。完完全全的成了职工们发泄怨气的对象,一个无辜的替罪羊。
但是事实证明,这兄台还真不是什么小白莲。
职工们行动起来想搞领导,那力量是无穷大的。只用了一个多月的功夫,李存真利用职务便利,在此前投资过程中搂钱,给自己盖了个小洋楼的事儿就被人掀了出来。
再往里一查,好嘛、
还不止这些事儿,还不止李存真一个。
93年年初时候,松江实业花了五百多万成立了一家汽车租赁公司,购入了十台桑塔纳轿车展开业务。结果这公司从运营开始就亏损,职工们一查,才知道,原来这个公司的租赁对象,全都是公司的高层干部。几百万投进去,敢情就是为了解决干部“出行难”的问题了。
获得了这个巨大胜利果实,职工们开启了无双模式。
松江实业谁别当干部,只要当干部,一群一年多没发出来工资,快一年半都不上班儿的职工,一准儿找出你小辫子给你送进局子里去。
这谁能顶得住啊?
松江实业的班子就这么垮了,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民当家做主的企业。
可是这还没完、
没人领导了倒是好事儿,可是闹了这么一年多,松江塑料算是完完全全的黄了摊子。几番冲突和胡闹之下,小商品公司也被拖垮,在今年上半年因为拖欠了水电费和取暖费被关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