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新去向

作者:蠢蠢凡愚QD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早在84年的时候,政府就和欧共同体在京城成立了一个管理项目中心。不过那个时候的项目中心主要是针对国营企业高管进行现代化管理知识的培训。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属于一个高管扫盲班。

直到了94年,政府与欧盟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盟关于组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备忘录》之后,京城的项目管理中心才正式更名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等到沪市浦东新区这儿,则是中欧商学院的正式校区。

此时商学院的教务处内,一场小小的争论正在进行着。

而争论的内容,就是李宪刚刚在泰山商会会刊上发表的那篇《论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

“吴,我觉得这篇文章里面的观点激进偏颇。上帝,我真不知道为什么你对这篇文章和这个狭隘的作者格外推崇!要知道企业家精神最早的概念就是由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提出的,在我们欧洲,企业家精神写进了每一本商科教材之中。所以,这篇文章中关于‘欧美日现在严重缺乏企业家精神’的论述,完全就是无稽之谈!”

说话的是一个金发碧眼的白人,个子不高,但是气势却足。

说这话说的时候,他手指点着那本会刊,唾沫星子在阳光的映衬下喷出老远。

坐在他对面的,则是一位年龄约莫六十多岁,满头白发理的整整齐齐的老人。

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眼镜下一双眸子里,确实满满的睿智。

面对身前这位内基梅隆大学国际商务学教授以及卡内基博施研究院学士的指责,老人抚了抚眼镜儿。

“马克恩先生,我倒是认为这篇文章说的没错。”老人道:“这篇文章中所说的,跟我的感觉差不多。”

眼见着对方要反驳自己,老人一摆手。

笑道:“越是成熟的国家,或者发达的国家,企业家反而越少。马克恩,请注意我说的是大的企业家,而不是创业的小老板。你看比较大的企业如世界500强里面,还有几个企业家呢?基本上都是职业经纪人了嘛!这些职业经理人啊,我接触的不少。总体来说,在他们的身上有两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呢,就是只考虑短期利益。他们的冒险精神是很小的,都是想维持,追求的都是短期效益。你想嘛,大多数的人就干三年,今年上来只是换人,明年才施政,第三年就走人,大部分都是这种状态。

第二个特征呢,就是各层领导都害怕承担责任。这就是职业经理人所造成的影响,所以现在的美国也好,包括日本,欧洲很多大型企业的决策效率都很低。而且普遍性的,欧美日对于经济形势的走向都持悲观的态度。

这是为什么呢?“

面对这个问题,马克恩一愣。

思考了一会儿,才辩驳道:“吴,你说的这些例子并不能表示欧美日缺乏企业家精神。像五百强这种级别的企业,我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稳定。越是大的企业,冒险的成分就必须控制在最低的限度。因为这些企业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底蕴,如何制定一套良好的运转体系,让自己的企业不犯错误,才是首要的点。这也就是我们现代经济学和商业管理体系存在的意义。”

“但是这种意义,并不适合现在的中国商界!”老人敏锐的将马克恩打断,道:“现在的中国商界,需要的进取,需要的是拼搏,需要的追赶和超越!不犯错误只能让我们不倒退,却并不能让我们发展的更快。你们欧洲不是有个红皇后假说?说是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使你保持在原地。这句话在我们中国也有类似的,叫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是我们要超越,就必须冒险,就必须拼搏。所以我们需要的……”

老人拿起了那份内刊,指着上面那篇文章的大标题,做下了自己的结论:“恰恰就是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产业报国,以产业成果推进民族复兴为内核的,新企业家精神!”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