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杨行密的忧心

作者:海风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周隐是不愿淮南军基业,毁在杨渥手里,耿直的劝说杨行密,属于不见外的私下建议。

杨行密岂能接受,对于周隐生出防范心思,害怕周隐阳奉阴违的背叛。

淮南军府的出入军令,都是周隐签押管理,事实上兼任掌书记。

周隐是出于公心举荐刘威,原因是刘威的地位仅次于杨行密,军功彪炳,官职淮南军的行军司马。

论及正常权力排序,节度使第一,行军司马第二,节度副使能够多位,多数是流于虚权的高官地位。

刘威虽然任职行军司马,但被杨行密排挤出淮南军统治中枢,外放兼任庐州刺史。

刘威出身庐州,杨行密发迹于庐州。

刘威任职庐州刺史,一直安分守己,不辞辛苦的治理庐州。

周隐放下笔,想一下,扭头伸手取来浏览过的一封公文,打开看一下,起身离开去见杨行密。

周隐走入书房,恭敬见礼:“大王。”

“嗯,何事?”杨行密虚弱回应。

周隐打开公文,念出内容,最后说道:“这封来自登州的公文存在蹊跷,传告大唐皇帝建置玄菟郡,公文应当来自朝廷,为何登州传告。”

杨行密轻语:“登州位于胶东半岛,隶属淄青节度,王师范投降朱温,现在冒出一个玄菟郡,或许海外势力,意图进夺淄青节度。”

周隐点头。

杨行密又道:“无非是投石问路,取得我们的认可,为日后联合对付宣武军。”

周隐点头。

杨行密又道:“此事公布天下,彰显我们尊崇大唐皇帝,本王累了。”

周隐回应,告辞离开了。

......

两日后,周隐接到来自东吴军的公文,看了之后,去见杨行密。

周隐走入书房,杨行密扭头虚弱问道:“何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