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简平静望着杨渥,对于这位新大王,念着故去的大王,愿意真心效力。
只是这位新大王的作为,使得李简失望。
新大王大肆安插亲信夺权,造成李简,有了遭到排挤的危机感。
主属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倚重,主人不愿用了,造成属下的饭碗危机,属下还怎么忠心不二?
李简战功累累,身为悍将难免桀骜不驯,骨子里只服气真本事的人物。
李简服气杨行密,对于杨渥没有半点服气。
杨渥还不会笼络他,巡视军营走走过场,十足纨绔子弟。
李简身在军中,一直关注军营外面的事情,听说过杨渥解除了楚瑜联姻,当时认为杨渥做了蠢事。
杨行密布局的身后事,淮南军老将基本明白,无外乎内外制衡,想不到杨渥自己,斩断了一个外制衡。
李简面对杨渥,很想问一句,为什么敌视楚瑜?
李简听说过,楚瑜成为杨渥教头,相处的很好,是不是发生了什么?造成杨渥翻脸针对楚瑜。
稍许,杨渥说道:「本王认为,楚瑜不敢出兵。」
李简说道:「大王的说法一厢情愿,楚瑜一旦出兵,淮南军折损一两万,元气大伤,再无进兵江宁的实力。」
杨渥皱眉不语,醒悟不该过早的针对楚瑜,造成被动后果。
稍许,杨渥正容道:「李指挥使,请你领兵三万出征宣州。」
「属下领命。」李简军礼回应。
李简离开,寻上判官衙署办理出兵文书,见到了周隐。
周隐听了李简来意,脸色顿时阴沉。
李简尊重周隐,说道:「周大人不赞成,可以寻上大王商榷。」
周隐无奈摇头,说道:「大王听不进,你这出兵宣州,何至于三万兵力?」
李简回答:「某怕江宁军反叛,勾结王彦章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