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家起航驶向润州。
陈佑抉择大江南岸赶去洪州,大江北岸骑马赶路,抵达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耍横雇船或生事端。
陈佑渡过大江,润州码头登岸直奔州衙,寻到徐温的儿子徐知训。
徐知训赴任润州长史不久,听了陈佑的奉命父亲,二话不说命令属下,寻来一匹好马。
陈佑骑马奔去升州,一路马不停蹄的赶路。
偏偏途中,马蹄子遭到尖石头刺伤,好在接近了溧水县城,也就是上元府城。
陈佑风尘仆仆的欲要入城,看见城外的军营,琢磨一下走去军营,拿出信使凭证,打算出银子借一匹马。
营门的守军,拿着信使凭证入内请示。
片刻后回来,招呼陈佑进来,指挥使大人问话。
陈佑听了后悔,就怕节外生枝,不能不见的进入军营。
“请问指挥使大人高名?”陈佑跟随中问道。
“刘信指挥使。”守军回答。
陈佑吃一惊,真想扭头就走,他曾经跟随刘信平定淮南道,那时候他只是火长。
陈佑敬畏刘信,当年刘信领军严苛,畏缩不前者必遭杀戮。
刘信自己身先士卒,出了名的悍将。
陈佑庆幸活下来的回到扬州,凭着军功成为将官,划归外城守军,成为徐温的亲信。
陈佑听说过,刘信迁任武宁军指挥使,当时的理解,大王出于制衡武宁节度使楚瑜。
陈佑跟随走入营房,立刻嗅到酒味,看见四个袒胸将官,正在喝酒。
“真是你小子,一看名字,某就想起了你。”刘信望着陈佑笑语。
陈佑走前,恭敬军礼:“陈佑拜见大人。”
“你呀,还是老德性,说说吧,急吼吼的去哪儿?”刘信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