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雅属于淮南军元老,地位在徐温之上,虽然游离扬州中枢之外,但是威望影响淮南军人心。
高层窝里斗,中下层的淮南军兴不起同仇敌忾,该干嘛干嘛。
严可求还是军府判官,扬州司马,很少有人鄙视严可求。
徐温对严可求有恩,杨行密一样有恩严可求。
杨行密的威望,依然影响着淮南军心。
徐温只是多年老好人,近年雄起,对于淮南军的影响,不如陶雅。
总之,中下层对于高层的窝里斗,谁胜出听谁的。
次日,大江外来六千兵力,进入扬州外城。
韩二郎任职外城左衙指挥使,黄猛任职外城右衙指挥使,怀柔的原班接管外城守军。
随同而来的还有张文成,任职扬州长史,权知扬州军府事。
杨隆演,名义上的扬州刺史,淮南节度使。
韦扶风许诺严可求,以后升任扬州刺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张文成一到,陶雅主动成为吉祥物,留在军府喝茶养生,过段日子回去歙州。
韦扶风许诺陶雅赐封郡王,世袭罔替三代。
五日后,李承嗣率领三千兵力回归楚州。
韦扶风给予李承嗣的承诺,封国公,一生任职楚州刺史。
十日后,钟泰章外放滁州刺史,带着一家人,一百内城门将士,离开扬州赴任。
川南军出身的指挥使杨一刀,接管内城门镇守。
张文成遵从韦扶风的吩咐,外放判官衙署的李掌固,任职扬州码头关令,相当于七品县令。
十五日后,朱瑾率领三千兵力,北上任职寿州刺史,接管节制淮河防御。
寿州刺史周本,迁任庐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