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川南节度 第3章 出行

作者:海风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不过子午道今非昔比,年前被山南西道节度使大力整修,能够让窄车通过。

去往西川成都的路途遥远,韦扶风的积蓄吃饭都勉强,子午道走不了,于是三人继续西行,去往褒斜道入口所在的眉县。

西行途中,老冯偶尔叙说地理和事件掌故,一路风尘仆仆的走入了凤翔府治下。

凤翔府位于京兆府西方,是大唐朝廷抵御吐蕃的重镇,置立凤翔节度使镇守。

虽然辛苦,韦扶风忽而起了缅怀之心,想去出生地扶风县看一下。

老冯不反对,车里的碧衣女一直是沉默寡言,韦扶风问一句,碧衣女默然点头。

于是,韦扶风兴致盎然的打道扶风县。

扶风县位于渭水河畔,对于扶风县的景物,韦扶风记得模糊,印象中最深的是一座寺庙,名为法门寺。

小的时候,韦扶风常被带去法门寺拜佛,亲人们的虔诚肃穆,让他的心灵打上了不敢造次烙印,所以记忆深刻。

法门寺距离长安二百里,佛寺始建于东汉明帝十一年,法门寺因佛骨舍利而置塔。

大唐皇室重视佛教,给予法门寺极大的尊崇,堪称皇家寺院。

唐高宗显庆五年,迎佛骨于东都洛阳,供养3年,于龙朔二年送归法门寺,并诏令和尚惠恭、意方等重修法门寺塔。

唐高宗一次向寺院施舍钱5000贯、绢5000匹,皇族大臣也纷纷竞相捐物献钱。

其后的大唐皇帝,武则天、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僖宗也迎送供养佛指舍利。

每次的迎送声势浩大,朝野轰动,皇帝顶礼膜拜,崇佛到了极点。

韦扶风一行抵达法门寺之时,他的兴致热情全无,一是疲惫,二是一路所见,到处是困苦萧条景象。

而且遭到了十几次的官兵盘查,面对那些凶神恶煞的藩镇兵将,韦扶风胆战心惊,悔不该来。

没了兴致,韦扶风远望法门寺塔默然不前。

乱世,让他的出行毫无乐趣,若非出身长安韦氏,这一路上就算不死,也得被剥层皮。

“公子怎么不走?”老冯询问。

“穷困潦倒,拜佛给不了香火。”韦扶风自嘲回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