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信息,河东招讨使张浚与枢密使杨复恭,两者针锋相对已然明面化,杨复恭肯定会扯张浚后腿。
李贤信中还言使人告知了金州,建议金州做两手准备。
一是防御汉中势力进袭,二是能够在长安城驻扎数百军力,或者在京兆府与金州的边界驻扎军力,随时能够响应朝廷的变化。
韦扶风对于李贤的告知,心里很满意,能够及时知道局势变化,才能够做出最准确的布局和应对。
李贤虽然人品不好,但适合乱世的生存理念。
韦扶风给予川南书信,告知皇帝与枢密使杨复恭存在了裂痕,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难以长久,让川南官员固守为主,并遣使忠州达成相安,联手抵御山南西道的入侵。
信使走后,扶风军渡过黄河,踏足河东地域,沿着黄河东岸继续北上。
行军路线都是经过了军事商议,经过同州进入河中军地域的蒲州,北上走过绛州,慈州,进攻隰州。
韦扶风不会去往晋州与讨逆大军集结,而是沿着黄河东岸北上独立进军。
隰州隶属于河中节度使,但已然被李克用占据,扶风军进攻隰州,表明了参战事实,至于能不能夺取隰州,那不重要。
韦扶风的军事行动计划,若能进袭隰州占据,之后继续北上进袭石州,若是进袭占据,扶风军可由石州东去进袭太原府。
当然,只是奇袭惊扰太原府,韦扶风绝对不敢孤军妄图攻占太原府城,进袭途中也会找好有利地势,随时应对河东军的骑兵来袭。
扶风军以日行四十里的速度,一路向北的进入了绛州。
韦扶风不急,他要等侯讨逆大军与河东军开战,才能够走偏锋的进袭河东西部地域。
只是韦扶风高估了朝廷军力的行程,八万朝廷大军,自长安城出发,抵达晋州竟然走了一个多月。
七月,才在晋州与华商节度使韩建的五千军,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的五千军会合。
抵达晋州之后整军,使人与南路讨伐大军联系,南路讨伐大军是朱全忠的两万宣武军,河阳节度使(洛阳)的五千军。
南路军力出师之后,河东地方镇将安知建叛投宣武军,让朱全忠获得了磁州(邯郸),洺州和邢州。
韦扶风在七月抵达了慈州与隰州之间的地域,一边使人去晋州探知讨逆大军动向,一边发动了进袭隰州。
韦扶风以为朝廷大军应该自晋州出发,攻入了汾州,拿下汾州就能够直逼太原府。
隰州位于黄河东岸,治下有隰县,永和县,大宁县,蒲县和石楼县,州治隰县位于中心,韦扶风进袭隰县需要经过大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