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军冒雨离开延岑城,沿着汉江北岸上行,走到郧县与武当县的交界,寻了一处村落驻扎,使出五组斥候继续上行探查。
一日后,一组斥候乘坐渔船顺江飘回,急报发现了回师的均州兵,不知道多少军力,只见到回师的均州兵在冒雨急行军。
五伯父当机立断,主动出兵迎击,他依据常理推测,急于回归的均州兵,会在接近延岑城时修整,途中会不顾疲惫的赶路。
如此大雨天气,路途泥泞,行军中的均州兵,难免疲惫的缺乏战斗力和斗志。
金城军沿着汉江北岸上行,五伯父不知道在村落驻扎休息的时候,有一千多的均州精锐,乘船走过的抵达延岑城,发起了攻城,林虎和另一兵马使田文顽强抵御。
延岑城再次发生攻城战的时刻,金城军也迎上回师的均州兵。
狭路相逢勇者胜,论人数,均州兵多了金城军三倍,但有半数是房州兵。
正如五伯父所料,途中冒雨赶路的均州兵疲惫不堪,身穿重甲的童山,一人当先的冲锋在前,挥舞大槊的横扫千军。
均州兵遭遇迎头袭击,猝不及防的极度意外,一下子被打蒙了。
金城军有备而战,又获得过新胜,士气如虹,在勇将的开路下,个个争先恐后的呼喊冲杀。
均州兵不知道敌军有多少,疲惫之下恐慌蔓延,先头一被阻击后退,造成一种溃退现象,结果演变成了大溃退。
瓢泼大雨之中,将官的喝令组织能力大弱。
均州兵一退,后军的房州兵听得喊杀声,立刻止步不前,继而出现了向后逃跑。
房州兵在金州折损两千军,毫无所获的前提下,不情愿继续转战均州,士气低迷。
七千联军就这么被两千多的金城军追杀,疲惫的身体根本跑不多远,大批的联军抛下兵器,四肢大张的趴在泥地里投降。
一时间,汉江北岸趴了密密麻麻的的士兵,绵延千米之远。
金城军的后军,飞快的收走地上的兵器,前军一直追杀千米之外,只有数百敌军逃脱。
投降之后的联军才发现,原来敌军的数量并不占优。
金城军及时公告均州刺史换人,原刺史冯行袭勾结杨守亮反叛朝廷,被皇帝陛下罢官,新任均州刺史韦巽是宰相之子,礼部员外郎。
俘虏们对于朝廷没有多少感觉,但他们多数是均州和房州良民出身,对于官府非常敬畏。
另外,底层士兵的心理流于现实,当兵吃粮,既然投降了,只要新主公能够给饭吃,给钱用,那就值得效力听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