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又探讨川南危机和金州的外患,一起酌词给杨守亮书信,谋求杨守亮相安,促使其不与王建联盟。
信曰:“朝廷寡恩,见危不援,贪利丧义,贼求尚可节度,奈何良臣尊崇遭忌,吾幸得金州之地为业,然守成艰难,北有朝廷猜忌,东北有强藩韩建虎视,东有忠义军仇视,南有荆南成汭崛起,拥兵五万之众窥视房州。”
“吾与杨使君西界相邻,不求联盟图强,只求唇齿相依各安其业,共拒朝廷算计,使强藩无机可乘。”
次日发出信使,同时释放了大牢俘虏出城。
......
兴元府,杨守亮接到了金州刺史的来信,看了后招来心腹商议。
心腹的意见不一,有的说不可轻信,有的说金州既然主动求安,也确实存在四周皆敌,立足艰难,可以相信。
原来王建攻陷成都城的信息,不只是让韦扶风忧心忡忡,就是杨守亮也是忧心忡忡。
主要是王建太过骁勇善战,但川南节度使也是让杨守亮顾忌,羞恼。
另外龙剑节度使,接到了西川彭州节度使的求援,表示愿意附属。
回师兴元府之后,杨守亮面临很多难题,主要是过冬的军粮不足。
属下建议在王建还没有彻底夺占西川前,发兵攻占东川,只是金州和朝廷威胁着兴元府。
正踌躇中,李子奇与数十将官归来了。
杨守亮愕然,只能装出惊喜的出迎,得知李子奇和数十将官不肯归降金州,才被放了回来。
虽然疑虑,杨守亮也认为是金州求安的一种表态,他问计李子奇。
李子奇道:“金州自顾不暇,战后急需休养立足,属下曾经建议过先夺东川,再取川南,龙剑节度使占据剑州,有利于用兵,如今的形势,大帅不如与川南联合瓜分东川,然后进图西川,属下认为王建最可怕。”
杨守亮深以为然,使人去往金州商谈。
金州刺史答应了合作,保证绝不会乘虚进犯兴元府,条件是只出兵进取昌州西北的荣州和陵州,允许金州与渝州通行嘉陵江水路。
杨守亮欣悦,金州之战的无功而返,让他需要另一场战事获得过冬给养,于是再次备战,兵锋指向西南的东川。
杨守亮的主动联合,让韦扶风为之欣喜,结果超出了他的预期。
所谓兵不厌诈,金州的防御不能出现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