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上,韦扶风不能公然拒绝皇帝的赐婚。
家事上,公主已然获得父母认可,他可以做的,只能是暂时置之不理。
......
抵达朗州武陵县城的韦扶风,开始了进取潭州的备战,澧州长史兼武陵都防御使掌书记的李章,成为进取潭州的主要参谋。
李章建议实施孤立和招降的策略,他说潭州西南方向是邵州,现任邵州刺史曾经是前潭州之主的部下,故此邵州刺史与如今的武安节度使周岳有仇。
虽然有仇,韦扶风军力一旦进夺潭州,可能使得邵州刺史有了唇亡齿寒的危机,暂且放下仇恨的出兵支援潭州。
邵州属于熟僚和汉人混居地域,邵州之西,毗邻黔中道的僚人族州域,汉人称之为黔东生僚。
韦扶风的统治,获得很多黔北僚人族归附,但只是松散的名义隶属。
黔中道的僚人族很难真正隶属,追溯大唐帝国盛极之时,也做不到真正的官治黔中道。
李章建议招降邵州刺史邓处讷,许诺邓处讷长久自治邵州,归降的条件之一,邓处讷出兵协助韦扶风军力进攻潭州。
韦扶风采纳了李章的建议,虽然他调了重兵进夺潭州,但荆南军和鄂岳军虎视湮州和朗州。
潭州的周岳,有可能向洪州的镇南军钟传请援,所以最好是速战速决,使得战争损耗越少越有利。
李章请行出使,亲自跑一趟邵州说服邓处讷。
邵州刺史接受了招降,条件是邵州治,成为类同黔中道州域的土官,意义就是能够世袭的土刺史(土司)。
李章代韦扶风答应了条件,韦扶风给予认可,他最想夺取潭州,获得战略性的守御优势,对于邵州不甚看重。
李章归来,带回的信息是邵州刺史出兵五千,李章出使期间,川南军力已然开拔去往潭州,武陵都防御使甘凤池统帅。
三万五千出征潭州的川南军,加上邵州的五千军力,韦扶风觉得拿下潭州不难。
李章一回来,他率领三千护军离开武陵县,亲自去往潭州督战壮势。
一路向东南进发,韦扶风一身细鳞甲衣,与虎贲卫一起步行赶路。
李章受不得苦的坐在粮车上,军中所有的车辆都用于辎重,韦扶风此去,事实上兼职了军需运输。
黄昏扎营,李章在韦扶风大帐一起用饭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