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西道节度使治所,落在邕管所在(广西南宁)。
下辖桂管经略使的十三州,邕管经略使(治所广西南宁)的十三州,容管经略使的十四州。
还有西南方向更远的交州经略使(越南)十一州,雷州半岛和海南岛。
但事实上,岭南西道地域九成是蛮族人口,大唐的统治流于表面虚权,朝廷任职的节度使形同摆设。
邕管,交州,容管的经略使官职,原本都是朝廷流官任职,后来渐渐被最强势的蛮族首领任职。
只有桂管一直能够朝廷任职,经略使升为观察使,替代名存实无的岭南西道节度使,负责向朝廷输送贡赋。
大唐强势之时,西南的蛮族经略使,蛮族刺史,能够服帖的纳贡交赋。
随着黄巢之祸的发生,西南地域的蛮族,了解大唐内乱衰败的事实,纷纷中断纳贡交赋,只是名义上还承认是大唐官吏。
只说桂管的十三州,能够服从现任观察使的州刺史,仅有与桂州接壤三个州域,彼此还是联盟形势。
桂管观察使能够掌控的只有桂州,势力远不如大江以北的藩镇。
故此,韦扶风打算远袭桂州,让桂管观察使来不及求援聚兵。
虽说桂管观察使掌控不了十三州,但毕竟在桂管任职多年,有能力号召其它刺史合力阻挡外来入侵。
只有迅雷不及掩耳的夺取朝廷大义,加上军力的威慑,才能让桂管的刺史们忌惮观望,立足之后逐步征服桂管。
韦扶风说过稳定了桂管统治,可以与夜郎府遥相呼应,进军西北方的黔东黔西黔南。
事实上他夺取桂州之后,依据当地形势而有所抉择,或许兵锋指向东南方的岭南节度使治下(广东)。
岭南节度使就是岭南东道节度使,治所广州,相比岭南西道节度使,大半州域流官制,实实在在的大唐统治疆域。
但是,黄巢之祸转战南北,攻陷过岭南节度使的治所广州,极大破坏了岭南东道的官府统治秩序。
又因为天高皇帝远,岭南陷入小割据局面,所谓的岭南节度使,境况也类似桂管观察使,不能真正的统治属下所有州域。
岭南的很多州域,变迁刺史为首的军政独立割据。
韦扶风的南下扩张计划,打算趁虚乘乱的取而代之,假如岭南道被某一强势崛起统一,他再想去夺,付出巨大代价也未必成功。
韦扶风急切的盯上岭南道,一是战略上柿子捡软的捏,二是需要打通一条海盐为主的商道,为日后失去巴蜀盐井做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