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南征开疆 第159章 张佶

作者:海风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韦扶风大军东去,此前他使出很多斥候,一是追踪马殷军,二是远探福建地域。

此次调动大军远征不易,正常的心理,将士们不愿南下远征,韦扶风打算利用好了这次出征,获得利益最大化。

途中,韦扶风兵分两路,一路向东北方横截,一路追击马殷军,他不会使人劝降,有意的驱逐马殷军逃窜福建地域。

......

马殷带着六万人去往潮州,一路留下了眼线,刘建锋被灭亡,有眼线疾奔禀告了马殷。

马殷恨得咬牙切齿,他与刘建锋生死与共多年,想不到一着不慎被坑杀。

事不可为,马殷继续向潮州进发,他清楚岭南留不得,只能去往福建夺取一处立足之地,只是他的队伍并非全是军力,行走缓慢。

眼线来报有数万大军追来,马殷果断的抛弃了老弱妇孺,裹挟青壮加速逃走,也有两万之众。

但人心抵触,走的依然不快,好在追兵迟迟不见来到,马殷仓惶的走过潮州,进入漳州。

漳州隶属福建观察使治下,殿后的斥候回报马殷,说追兵似乎顿足在了潮州。

马殷不解?难道追兵只是将他驱逐了事,他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率军夺取漳浦县获得给养。

韦扶风确实顿足在了潮州治所海阳县,一边给马殷留出开路的时间,一边巡视潮州政务,还要决策善后之事。

例如被马殷抛弃的四万老弱妇孺,他命令挑出潭州军户送归,不是军户的人口,强制的留下定居。

也就是说,孙儒残军的二十万人口,只有潭州军户能够回归,其他人口基本留在了岭南。

背井离乡,有家不能回是何等凄惨之事。

韦扶风身为统治者,只能考虑自身有利的决策,岭南地处偏僻,需要人口开拓和先进的生产技能。

另外岭南的土著人口居多,不利于韦扶风的长久统治,韦扶风打算岭南开拓成为粮盐基业,为日后的争雄守土奠定底蕴。

当然,韦扶风不会怠慢洞庭湖平原的屯田,只是平等的重视开拓岭南。

其它原因,潭州遭受的藩镇威胁太多,处于战争前沿,韦扶风需要分田笼络军心,人口扣留在岭南,得到更多的‘无主’潭州田地。

故此,韦扶风狠心的不许人口归乡。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