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影响局势的人(三)

作者:海风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李振心态有所保留,不敢期望刺史官位。

兵丁引路抵达一座驿馆,驿馆官员接待了李振,安排住处,索要自介具文,告诉李振安心等候大王召见,期间吃住免费。

......

宣武军节度使府,掌书记敬翔浏览文书,看到了李振的投效自介具文,深为感慨共鸣。

敬翔知道李振的名声,李振才华出众,与敬翔一样屡试不第。

敬翔是宣武军朱温的心腹军师,朱温能有如今的强势,敬翔的辅佐功不可没。

当初,敬翔赶考遭遇黄巢祸乱,被迫逃到汴州,投靠一位同乡。

那位同乡是朱温麾下的观察支使,权力不大,敬翔留在同乡军中,辅佐文书往来,还给将士书写家信。

敬翔的文笔流畅,通俗易懂,获得将士们的赞扬。

朱温获悉,召见敬翔,直接问道:“‘春秋’都写了什么玩意?”

“诸侯打仗的事情。”敬翔直白回答。

朱温听了赞赏,又问:“我现在有些根基,若是学习春秋里的战法,以图更大基业,不知道先生以为然否?”

敬翔回答:“自古至今的用兵之道,贵在随机应变,出奇谋而制胜,古人的战法,墨守成规的学用,结果只能徒有虚名而无实效,春秋可以借鉴,若是照搬,则无益于大王制胜。”

朱温欣喜,自此重用敬翔。

敬翔谋略惊人,帮助朱温内修政务,外辅计谋,使得朱温不断获得胜利。

多年下来,敬翔成为朱温不可或缺的心腹,军政多数言听计从。

敬翔起身,拿着李振的自介文书去见朱温。

朱温就在隔壁的宣德堂,与十几位将官喝酒,为将官们出战践行。

敬翔身为谋士,为人谨慎精明,擅长察言观色,他虽然功勋卓著,但从不抢朱温的风头。

例如这种亲近属下的践行,敬翔往往借口躲避,避免朱温猜忌于他。

走入酒气弥漫,气氛粗鲁的宣德堂,敬翔旁若无人的直接走到朱温那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