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自为难,忽然来了眼线求见,眼线来自东川军,是一名火长,进来后恭敬见礼。
令狐婉儿问道:“你怎么直接来了?”
眼线回答:“郡君大人,刘洪沂已然离开,据说节度使军令来到,命令刘洪沂回去议事,如今是刘洪沂提拔的中军兵马使执掌兵权。”
令狐婉儿意外,下意识道:“刘洪沂离开,竟然没有告知本君。”
眼线说道:“刘洪沂只带了十个属下骑马走的,想是顾虑大人不利,属下急切赶来,就是请大人定夺。”
令狐婉儿点头,眼线又道:“大人,属下不能久留,告退。”
“哦,日后本君重赏你。”令狐婉儿忙道。
“属下是奉了王涛大人命令行事,不敢居功,否则属下不会背叛。”眼线恭敬解释,转身急匆匆离开了。
令狐婉儿目送,继而思量,片刻后摇头,使人追杀不适宜。
一是刘洪沂骑马走的。
二是需要出动很多军力,一旦被东川军得知,后果可想而知。
“不会是刘洪沂的引诱之计吧?”令狐婉儿一惊的猜度。
东川军节度使,怎会莫名其妙的召回刘洪沂议事?
一往坏处猜度,令狐婉儿更不敢追杀,继而轻叹:“刘洪沂走了,或许能够安分一段时日。”
......
五尺道,狭义而言是指戎州豆沙关的一段险路。
广义而言,是指北起豆沙关,南达曲靖,途径大关,邵通,鲁甸,宣威等县,长达两千里,行商称之为石门道。
五尺道修建于秦始皇时期,属于官道,表明南诏部分地域,曾经被秦朝纳入统治版图。
但由于秦朝二世而亡,征服之地归治薄弱,很快又被蛮族夺回统治权。
因此南诏地域,受到汉文明的影响不大,俗称不开化。
东川军牙将杨云海,奉命率领一千新的东川军去往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