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外,朱瑾属于顶头上司,韦扶风不能不见,自觉与朱瑾没什么利害攸关,或许是常规询问。
韦扶风去见,关于朱瑾,他一路押运,询问过淮南军将官,了解很多。
朱瑾发迹于黄巢之祸后期,当时朱瑾的堂兄朱瑄占据郓州(山东东平),任职天平军节度使,朱瑾是朱瑄的属下将官。
光启二年(886年),朱瑄假意为朱瑾提亲,向兖州的泰宁军节度使求亲,表示友好结盟,泰宁节度使答应婚事。
朱瑾二十岁,去往兖州迎亲,入夜发动突袭,里应外合夺取兖州。
朱瑾摇身一变,成为泰宁军节度使,从此两兄弟占据齐鲁大地称雄。
好景不长,次年,吃人大魔王秦宗权进攻汴州,宣武军朱温向老乡的朱瑾求援,朱瑾出兵帮助朱温战败秦宗权。
战后,朱瑾重利勾引朱温的善战属下。
朱温恼怒,将计就计的让属下诈投,借口翻脸的出兵进攻天平军,开启了长达十年的兼并战。
最终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乾宁四年(897年),朱瑄兵败被杀,朱瑾兵败逃亡南下,投奔了杨行密。
同一年,朱温征发齐鲁降兵,加上徐州降兵,合计七万南下进取淮南道,清口一战被淮南军水淹大败,逃回故乡的仅仅两三千。
韦扶风跟随传令官,抵达濠州城内的一座大宅,他迟疑的止步打量,门楼外,只有四名麻衣带刀守卫。
“大帅居住这里?”韦扶风盯着传令官疑问。
传令官点头道:“暂且借用,我家大人回来了,放松的歇息。”
韦扶风后悔没带来属下护卫,朱瑾身为数万大军统帅,不留在军中,安居大宅的歇息,听着不正常。
传令官看出韦扶风迟疑,又说道:“我家大人说要低调,说什么明哲保身。”
明哲保身?韦扶风听了理解其意,朱瑾投奔淮南军不足两年,清口之战立下大功,这一次统帅数万大军进袭徐州。
韦扶风点点头,迈步拾阶而上,守卫主动推开大门。
韦扶风警惕的走入大门,目光所见空荡荡,没有兵力驻守,他故作从容的缓步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