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扶风主动说道:“大帅,张和的麾下一部分,属下用于稳定江宁城,江宁城守军属于地头蛇,一旦乱起来烧杀抢掠,四散逃窜,影响江宁的税赋。”
李神福点头,张和使人禀告过,事实上江宁城守军一半归他统领,韦扶风起用他的属下,他没必要干涉。
韦扶风又道:“属下打算张和任职武宁军指挥使,还请大帅割爱。”
李神福点头,望向张和,说道:“张和,本军恭贺你。”
“谢大帅恩典。”张和恭敬军礼。
“你坐吧。”李神福轻语。
张和点头,走去韦扶风下首落座,从此地位指挥使,归属武宁军麾下,
张和的自我意识,我还是李神福的人,只是临时的上官楚瑜,变成了真正的上官,两个节度使都是提拨恩公。
韦扶风又介绍:“大帅,这是属下家将张赟,任职升州长史,属下让他替代冯弘鐸的判官,暂且兼任城门官,牵制左右都尉。”
“你不打算换了左右都尉?”李神福问道。
韦扶风回答:“属下认为暂时不能换,属下承诺过他们的官位不变,换了他们,或许引发守军暴/乱,江宁应当力求稳定归治,方能成为大王支撑军需的宝地。”
李神福点头,认可了韦扶风的作为。
韦扶风转换话题,说道:“大帅,大王让陶雅大人离开上元府,想是不愿落下霸占上元府,藐视大唐的诟病。”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李神福问道:“你的意思?”
韦扶风说道:“属下打算书信公主,劝说掌权宦官,带领真正的朝廷军力,回归上元府驻扎。”
“你的那个公主说了不算?”李神福问道。
韦扶风回答:“大唐朝廷都是宦官执掌兵权,公主只是一个摆设。”
李神福点头,韦扶风又道:“不瞒大帅,大王接到皇帝手谕,大王遵行手谕,命令属下赴任江宁,属下纵然不愿,也不得不来到江宁。
好在江宁的冯弘鐸,认为属下不受吴王待见,曲解为送死获得进兵江宁的借口,冯弘鐸吩咐属下去往常州,意图联合常州。
属下抵达常州,宦官不让面见公主,属下只能回到江宁闲居,得知江宁出兵宣州,却是寄人篱下,不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