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与韦扶风做过沟通,回答:“家将就是家奴,百十多个,武艺出彩的二十几个,但都各为其主,庆阳侯府十几分支,卑下原本不是楚瑜大人一房,通过家将张赟,奉命归属了楚瑜老爷。”
杨行密问道:“各为其主?什么意思?”
李武回答:“出身庆阳侯府的各房,因为利益或观念而分歧,有的亲近六老爷,六老爷的女儿姻缘扶风侯。
庆阳侯爷当初不愿亲近扶风侯,害怕招惹祸事,后来扶风侯爷不待见庆阳侯爷,楚瑜老爷属于那边都不靠。
事实上,庆阳侯府已然四分五裂,各房自有各自的利益,不再听从庆阳侯爷。”
杨行密点头,目光望向李川。
李川起身,横臂军礼:“大王,属下原本张和指挥使营中火长。”
杨行密轻语:“张和?”
李川恭敬道:“大王,张和大人原本李神福大帅的兵马使,掌管精锐营军,借给楚大帅护卫州衙。
楚大帅为了稳固江宁军,提拔护卫州衙的营军将士,任职为江宁军中将官,卑下有幸晋升内牙校尉。”
杨行密点头,内心纠结盘算,要不要拆解重置五千武宁军,还是以后再说。
比如以前来到扬州的武宁军,杨行密剥夺原班将官兵权,换上出身淮南军的将官。
眼前这三个,不大好撕破脸的剥夺更换。
韩二郎出身内城牙军,根红苗正,更换涉嫌大王不信任内城将士,或许引起内城将士寒心。
李武出身楚瑜家将,人家堂堂节度使,安置一个亲信任职副官,换了相当于打脸楚瑜。
李川出身李神福麾下,杨行密绝对的信任倚重李神福,剥夺了李川,或许引起李神福麾下,误解大王防范李神福。
唯一正当的剥夺理由,三人出身微末,军功不足以任职高官,容易引起老资格军将不满。
但是,三人的官职来自于特殊机遇,富贵险中求博来的,正经八本的军功回报。
李武紧张的偷视一眼,杨行密的模样,风烛残年之感,相比同龄的朱温大王,朱温的精气神,称得上年富力强。
杨行密抉择不换,原因复杂,其中韩二郎给予杨行密的印象良好,微妙的影响杨行密的抉择。
杨行密又与韩二郎话起家常,既然抉择不换,一些开罪的贬低理由,没必要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