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喜意外,恭敬问道:“请侯爷明示,武库监职责。”
韦扶风回答:“掌管外放监军,收集军事信息,有权询问各军的雅雀卫都尉,负责判文扶风阁,白虎堂递交的军事文书。”
“奴婢谨记。”长喜恭敬回应。
“你候着,本军细思一下职能。”韦扶风轻语,转身回去了居屋。
长喜转身默然恭送,内心不胜欢喜,日后他是大人物啦。
......
韦扶风回到节度使府静思,长顺的叛逆加害给他敲响一记警钟。
大唐宦官的祸害,源于很多年的宦官掌权制度。
安史之乱以来,武将叛逆层出不穷,迫使大唐皇帝倚重宦官掌管兵权。
只是宦官宛如恶狼,驾驭不住反受其害。
韦扶风的统治,同样存在武将坐大隐患,很多武将天长日久,必然形成威高望重的军雄号召力,得到很多将士崇敬,依附。
宦官也是一样,掌权久了,也能形成党羽势力,篡夺中枢大权。
乱世人心不古,韦扶风不得不用宦官行使王权,监督武将,分权宰相,聚敛财富。
关键是不能给予宦官太多权力,任一宦官,只允许各管一摊。
......
天复三年(903)正月下旬,平卢节度使王师范(青州),接到韩全诲的勤王诏书。
三日后,来了前宰相张俊的书信游说。
王师范的地盘频临东海,属于齐地一部分。
朱温战败朱瑾兄弟,王师范畏惧的使人投附。
朱温主要敌对是河东军与淮南军,不愿大军向东远征,接受了王师范归附。
王师范以为朱温大军西征关内,中原空虚,借着勤王大义出兵夺取齐鲁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