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子清其实已经差不多明白了。
从城隍到下面的土地、山神、河神,若是再加点办事的手下,这就是一整套体系了。
再加上下面的民众,都成了没点活人气的家伙。
还有进入这里,都得走特定的路,说这里已经完全脱离了大兑的掌控,那也没什么问题。
窥一斑而知全豹,余子清心里,大概有些明白,这里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了。
差不多也明白了,为何安史之书的封印里,哪怕到了丁卯纪年的末期,也没有哪个灾难里是封印了地祇。
前期,地祇的确好用,敕封的时候足够慎重,就如同现在的大离一样,从来没听说过,哪个被朝廷敕封的地祇,演变成邪神的。
这种情况,自然是不可能封印了。
而到了最后,发展成这样,地祇之位,依然都是兑皇敕封的,等到他们发现问题的时候,怕是已经无力回天了。
估计事情可能会更复杂点,但根源,肯定跟地祇脱不了关系。
而且,这里的地祇,似乎强的有点过分了。
区区一个土地,气息竟然都有六七阶。
在大离也好,大乾也好,土地出了领地就是个废物,可能一个一两阶的修士,都可能会干掉土地。
纵然在领地之中,在庙里,凝聚金身,最强的状态,估计也就四阶吧。
其神力神通,基本也都是取自于民众香火,又用之于本地。
看起来神通广大,其实也顶多是调理封地之内的风雨,维护封地内的地气平衡,说到底,也就是个职位特殊,防患于未然,维持地方平稳的地方公职人员。
好处就是,地祇能活很久,可以恩泽后人。
但是在这里,却明显不一样了。
很显然失控了。
余子清跟老人在祠堂里聊了半天,中间来到祠堂的一处坍塌的墙壁,向外窥视。
远远的就见,一个身穿灰色大兑吏服,肩上扛着一块牌子的家伙,率着一堆人马,从低空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