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果然是无商不奸啊!

作者:大罗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买麦种、稻种、耕牛、雇壮工是为了......租地?”

姚大桥点点头:“没错!就是租地......如果没有太子爷的以米赎地之法,将来几年中湖北一定有不少土地会抛荒。因为李自成计口均田的办法太粗疏,许多分了田的农人可能会无力耕种。

若是没有交米买田的压力,他们未必会把田往外租。但是现在一定会租,而且租金不会太高,因为湖北刚刚乱过,人口少了许多,愿意租田耕种者一定不多。”

李自成的计口授田只有“授田”,没有分浮财——浮财都被李自成和他的老营兵们拿走了,也包括耕牛和农具(农具都是铁器,可以打造兵器,也可以给老营兵自家的田庄使用)。所以在荆州、承天、德安、汉阳四府,一定会出现土地过剩而农具、

耕牛等生产工具不足的情况。

另外,一口授田四到五亩的标准也很“粗”。因为这一口到底是壮汉还是妇孺,是农民还是镇子上的居民,大顺朝廷的官员也不去过问,就胡乱授田了。

所以许多授了田的农民其实是无力耕种的,而那些善于营田,耕种了大量土地的富农,则在李自成的计口均田中损失惨重,许多还跑路了。

因此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湖北的荆州、承天、德安、汉阳四府,也许还要加上襄阳府,都会出现土地过剩的情况。

对姚大桥这样手里还有点本钱的商人来说,就是机会啊!

姚大桥盘算道:“咱们尽可能多租一些,租连片的土地,签订长约......本钱我来出,种出来的米面我来发卖,其他都交给你了,赚了钱咱们七三分账,我七你三!”

“行啊!”叶家鑫当然乐意了,他现在两手空空,吃饭都成问题,也没资格说不啊!

不过他还是有点担心,低声问:“姚大哥,咱们跟着太子的兵船......能行吗?让咱们跟吗?”

“行!”姚大桥拍拍胸脯,“我有路子!”

他的路子就是陈永熙,就是那个从山西跑去李自成那里出使,然后又溜达到南京的那个代王府纪善。他因为在李自成那里呆过些日子,所以就被李岩调入了行辕参军司,一起跟着来了武昌。在武昌城内又遇到了到处找门路的姚大桥,成了酒肉朋友。

不过姚大桥不会去求陈永熙帮忙,而是陈永熙倒过来求他帮忙......帮忙买米!

原来他在不久前又被调入了江都留守司担任粮库提举,也给刘孔昭派了动员米商的差。

所以从五月份开始,陈永熙就一直在求姚大桥帮忙。而姚大桥则是一副怕死的模样,必须要重赏来鼓励......还狮子大开口,想要借用十条五百料的木船(他和叶家鑫说的船就是这些)和汉正街上一大块白地——他有汉口镇的地契和房契,不过汉口镇已经毁于战火,必须重建,所以地契和房契可以兑换白地,但是兑到地在哪儿,就不好说了。不一定在原来的地方了,因为汉口所有的街道都要重新设计规划。

姚大桥已经盘算好了,汉正街上的白地到手后,马上押给盐商银行,拿了钱去当定金买布租船,再用布去换米,换来了米再倒给留守司粮库,这样就能赚上一票,他就有本钱去干更大的买卖了。

原来这个奸商也给李自成折腾到了破产的边缘,只是一直努力撑着门面不倒。

“陈提举,我真不缺钱,我有的是钱,会贪什么厚利?就是帮朋友,对吧?你是朋友,还有那几个大农(不止张家鑫一个),都是我的朋友......也不能亏待他们啊!”

在江都留守司的一间耳房里,正等着去和刘孔昭签合同的姚大桥根本没有一点喜悦的意思,只是唉声叹气的在和刚刚被他宰了一刀的陈永熙(其实挨宰的是朱慈烺)说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