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完淳这时大喊了一声,同时勒住了胯下一匹驴骡(驴骡比马骡易得,所以明军骡子兵多数都配驴骡)的缰绳。
跟着他的骡子兵们看见他停了下来,也纷纷勒住缰绳。其中装备火枪的骡子兵还将胯下的骡子和牵着的战马交给同伴,自己则下马持枪,展开了警戒
队形。
三个班长和一个排长都到了夏完淳跟前,等候他的命令。
夏完淳抬起马鞭,指着前方有火光透出的一处村庄,对四个手下说:“那个村子看着有点意思......房子很密,好像还有碉楼,大晚上的还点了那么多火把灯笼,多半有清军的骑兵队在里面!咱们打一下看看!”
“连长,”燧发枪班的班长马上请战,“交给属下吧!属下有20支燧发枪,那村子里的清军不过百,一波就能赶出去了。”
他可不是吹牛,山东这里的清军不是那种特别能打的八旗老满洲,20支燧发枪打偷袭还怕赢不了上百绿旗兵?
夏完淳点点头,对弓骑兵班的班长说:“弓骑兵负责掩护,如果燧发枪兵撤出来,你们就射箭。”
“喏!”
夏完淳又对自己带来的这个骡子兵排的排长说:“你统一指挥燧发枪兵和弓骑兵,我带枪骑兵绕到另一边打埋伏。”
“喏!”骡子兵排的排长拱了供手,接过了命令。
夏完淳的布署说不上多高明,但是这种小股部队在敌后进行夜袭的战斗,是极其考验部队士气的。
老派的明军,别说吃不饱饭的普通兵丁,就连家丁也未必愿意执行这种把脑袋挂上裤腰带的玩命任务。
但是现在的明军“骡子骑兵”却敢这么去干!
因为这支部队不仅待遇优厚,而且还经过了长期的严格训练,最重要的是还配置大量从讲武堂毕业的军官。
战斗力和士气,在如今的明军当中都算是非常高的,根本不是今天晚上在小张屯内休息的孙延基带领的一百余搜粮骑兵能比的。
孙延基也是孙龙的儿子,是孙延龄的哥哥,因为是丫头生的,所以在孙家的地位不高,也就干点打杂跑腿的事儿。
而对目前驻守安平堡垒的孙龙来说,最要紧的还是搞到足够的钱粮。有钱有粮才能有兵啊!
有兵,才能守住安平堡垒!
守住了,才有本钱去和大明那边讨价还价......两手空空可不行,怎么都得给他和他的兄弟留个十万亩土地过日子的。
大家兄弟一场,打死打伤那么多年,可不能让他们老来无靠,去江南讨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