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认为我们可以在武器上,支援奥斯曼帝国应该差不多了。”外交大臣雷希贝格建议道:“如果出兵,沙俄帝国说不定会把目标订到了我们的身上。
奥斯曼帝国的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苏丹说不定的真的可以松一口气,感谢我们自己把战事揽过来了呢”
闻言后,首相雷纳.斐迪南大公却是皱着眉反驳:“这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奥斯曼帝国不缺武器,英国的生产力大家都知道的,冠绝全球,英国卖出武器是他们最想要的。
如果我们单单是把武器给奥斯曼,不但得不到奥斯曼帝国的感激,反而会恶了英国人,因为这破坏他们赚钱的机会,而且,提供武器,对沙俄帝国入侵巴尔干,其实没多大影响。”
“那你们说说,我们该怎么做?”约瑟夫一世心中很不爽,突然之间,他绝对,还是之前几年的处境好,那时候奥地利能够带着一票德意志中小国家在德意志邦联议会上,以多少数的表态,胁迫普鲁士一起向欧洲其他强国做出一个的态度,让各国都不敢随意对奥地利指手画脚。
如今奥地利却是跟随者已经快消失怡尽了,而这些事情,就发生在过去的短短一年时间。
约瑟夫一世自然不蠢,他如今回想回来,才明白,当初俾斯麦政府以石勒苏益格的领土为诱饵,一步步的引导奥地利帝国走上了自我甩掉小国盟友的陆上,一路走到黑。
特别是入侵萨克森这个原本在议会中经常配合奥地利的盟国,还有汉诺威这个被普鲁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奥地利伪盟友普鲁士攻击的时候,奥地利却是坐上观壁,没有声援,这使得更各国都寒心了。
“终归是咎由自取”
心中暗叹自己一时贪婪,竟然酿成了现在的后果。
同时也暗恨俾斯麦的卑鄙。
因此,这次奥地利必须借重这次巴尔干半岛危机,来改善跟英国的关系,才能够有效的制衡已经坐大的普鲁士王国。
这样才能够让奥地利继续保持平衡,跟普鲁士均势能够持续下去。
这也是他抓住英国人最希望看到的这一点的心理。
于是,他狠声道:“命令东南部的军队,跟奥斯曼帝国进行沟通后,我们支援奥斯曼帝国3万军队,从奥斯曼帝国的塞尔维亚公国首都贝尔格兰德。我们帮助他们守住塞尔维亚。”
雷纳两人闻言,都赞同了。
赛塞尔维亚在匈牙利的南部,如果这里被沙俄帝国占领了,对匈牙利来说,将会是威胁性大争的问题,因为这会造成匈牙利除了西部和北部以外,东部和南部都要面对沙俄帝国的威胁,与其这样,与其陷入被动的话,还不如为主动要求协防塞尔维亚,也试探沙俄帝国会不会顾及奥地利帝国。
可谓一举两得。
如沙俄帝国攻击的话,那么对于奥地利来说,东部的匈牙利和奥地利都需要加强防御了,全面战争就可能要要开打了。
于是,维也纳的这三位统治者就下了这个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