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德代表的米国军火商财团pk沃什伯恩背后金融财团和工业财团过招,西华德输了。
......
1866年4月20日,
荷兰首相托尔贝克在荷兰5艘战舰的陪同下,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港停靠登陆,他代表荷兰政府对阿根廷进行国事访问,并表示荷兰国王威廉四世对阿根廷的支持。
期间,米特雷总统给与了高规格额接待方式,给足了荷兰这位荷兰首相面子,最后才是两人进行闭门会谈。
两日后,两国之后发表声明,托尔贝克代表荷兰表示对阿根廷的工业做出巨大的支持,并表示两国将会进行门户对等开放政策,军事也提升到盟友级别。
在此之前,荷兰除了1862年和普鲁士和法兰西签署的5年盟友外,荷兰只跟瑞典签署过类似的盟友协定,尽管荷瑞盟约期限为10年。
两国签订的盟约也是10年,可见,荷兰把阿根廷盟约地位提升升到了跟瑞典同样的位置。
可见荷兰是多么看中阿根廷。
于是,南美洲局势更加的复杂化了。
巴西跟阿根廷一向就是一堆冤家,阿根廷有了强大盟国,巴西佩德罗二世自然趁机打压国内想要脱离葡萄牙王国这个盟友的想法之人了,因此荷兰成为了他的帮手,所以佩德罗二世因此宣布增加跟葡萄牙的战略协作,他更是派出特使,到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最终巴西跟葡萄牙签署了同样十年的盟约。
巴拉圭眼见身边的两大庞然大物都有盟友公开化了,自然胆怯了,于是他也派出了特使到巴黎,最终巴黎也公开的支持巴拉圭。
甚至拿破仑二世为了增加在南美洲的存在,竟然暴露了一个之前众人都没有发现的底牌。
法兰西竟然跟巴拉圭西部的玻利维亚签署了战略协作,让秘鲁借道太平洋南部莫克瓜港,完成了不用把法国的资源经过阿根廷和巴西的封锁就可以支持巴拉圭的支援路线。
至于为什么不是更加近些的智利,因为智利如今的靠上是英国,法兰西自然i不想得罪了英国了,因此秘鲁是第一选择。
强强上演在南美洲的争霸,令局势更加变化莫测。
可是,这还不止。
1866年4月25日。
有一个重量级别的选手入场了。
这次是米利坚联邦国。
林肯政府对发表对南美局势表示关切,同时林肯表示,对阿根廷维护联邦国的利益表示感谢,支持荷兰跟阿根廷的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