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前殿,李婉儿来到内殿,一眼就看到了躺在床榻上的陈太后,“儿臣给母后请安,愿母后凤体安康,万福金安。”
陈太后放下手中奏折,摆摆手示意她起身,“都说了好多次了,你不必在意这些俗礼,怎么就是不听呢。”
“我朝以孝治国,儿臣又怎能不做表率?”李婉儿嫣然一笑,然后目光一转,在一旁的内侍身上扫过。
被她目光注视到的内侍身子一颤,连忙缓缓退去。
陈太后看了她一眼,问道,“今天来的这么早,又是遇到什么事了?”
“母后,你看一下这份密折。”说着,李婉儿就把手上的密折递到陈太后身前。
她眉头微微一皱,接过密折细细看起来,然而,她越看眉头皱的越深,到最后目中已是涌现出无法抑制的怒气。
这些叛贼实在是太嚣张了!
“母后,这是玄镜司送上来的密折,反贼既然已经向各地传递了檄文,此事肯定是瞒不住的,到时候一定会在朝堂掀起轩然大波,我们该如何应对?”按照李婉儿的想法,她肯定是愿意为苏铭背书的,毕竟他不仅是大周的支柱,更是她的心上人,这也是之前她为什么升起的原因。
但是,现在她并没有亲政,就算是她想替他背书,也要得到母后的允许,不能私自做决断。
只是片刻间,陈太后就恢复了平静,只是眸子依旧冰冷,她将奏折放在一边,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母后,在儿臣看来,国师劳苦功高,即使是父皇也要重用他,儿臣虽然无法与父皇相比,但用人用贤还是明白的,因此,儿臣认为,国师必须要保!”说到最后,颇有些斩钉截铁的意味。
陈太后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在她审视的目光下,李婉儿面色坦荡,无所畏惧,似是真的是如此想法,她收回目光,轻轻点头,“你说的不错,国师,必须要保。”
“现在天下尚未安定,内忧外患不断,南方的叛军,北方的鞑靼都是心腹大患,朝廷内部更是波云诡谲,暗流涌动,各方势力夹杂,连哀家有时候也不得妥协。”
陈太后轻轻一叹,眉宇间闪过一丝疲惫之色继续说道,“但你要知道,作为皇帝,要保得住下面的臣子,不然以后谁会效忠于你,现在如果一些流言蜚语就让你退让,以后他们会更加变本加厉,朝堂上的那些大臣可都不是易于之辈,他们是豺狼虎豹,可都是要吃肉的。”
“所以,你的想法很对,此事不能退让,而且要严惩那些跟风起浪的人,以此立威。”
听完这些话,李婉儿心中闪过一丝喜悦,乖巧的回道,“儿臣明白。”
随后,陈太后话音一转,继续道,“不过,这件事你要给国师透露一些信息,说不定他有别的考量,国师非常人,不可以常理度之,只要他不危害我大周江山,一切都随他去吧。”
“多谢母后指点。”李婉儿盈盈拜倒,喜不自胜。
“行了,你先下去吧,哀家累了。”说完,她取下背后的靠枕,李婉儿连忙上前扶着她顺势躺下。
见到她已经闭上双眼,李婉儿行了一礼,轻声道,“儿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