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孙超华回答。
他们商定,关于对荃鑫的家事变故,做了以下安排;
1、前三天,动员调休的职工,采取自愿原则,到荃鑫家作陪,主要是聊天疏导,不让他单独胡思乱想;
2、安排专人协助保卫处,处理孩子后事;
3、一家人的吃饭问题考虑;
然后分工负责,孙超华说,“吃饭这三天就交给我吧,我来考虑。”
一周之后,李大姐、老郑师傅安排了孩子后事,慢慢也在大家劝导下,也想开了,觉得老师分道扬镳,既对不起死者,还有负大家关心。也明白了这样的道理:
“人死不能复生,再难过也不能让儿子生还,自己一定失去一个儿子了,不能让另一个心寒,看到父母的脆弱一面,应该好好活着,照顾好现在的儿子,才是自己最大的依靠了。”
他强装欢笑,努力地不想过去,但始终还是摆脱不了失去儿子的苦痛。
小孙照例每周和黄副厂长,两个老单身去他们家,聊天、喝酒、试图冲淡他们的忧伤,余秀清每周都带着丫头,余小慧去他们家里看望,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过了一个月后,李大姐的儿子来找孙超华,向他诉讼其母亲的一个秘密,到现在都不理他父亲,对其父亲给弟弟买车子的事,还耿耿于怀,不肯原谅其父亲。
孙超华就找余秀清,“师傅,夫妻间说话的事我不擅长,你有什么办法?”
“这个全心,怎么是个死脑筋,到这个时候,还是亲密不分,这事你交我吧!”
又过了两周之后,小孙去了李大姐家,问其儿子,其父母关系如何?儿子说,好了。
“师傅,你怎么让李大姐回心转意了?”余秀清说,“很简单,我让她想想我的过去,看看我的今天,她就怂了。”
“明白了,你是现身说教,让他明白,夫妻还是原装的亲吧。”
小孙说完,发现在余秀清面前,说这个话不太合适,余秀清不是原配婚姻,急忙改口,“当然了,师傅是个例,不适合我方才那句话。”
“那句话,我没有听见。”余秀清知道孙超华顾及自己面子,就帮他遮掩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