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这样挺好,既然体现课里纠错的诚意,也能让小蔡看到半年的后的希望,还能见证课里我们看到失望,敢于承认,并勇于纠正的决心。”孙超华表示赞成。
“那谁去和小蔡面谈比较合适?”潘课长问。
“当然是赵/孙班长比较合适”赵海洋认为应该是孙超华,而孙超华却是相反的意见。
“你们都各自说一下理由?”潘课长见两人意见相左,想知道各自合理说法。
“我觉得问题虽然处在孙师傅所辖范围,但直接原因是误导造成的,也就是说我疏忽所致,让他去谈,便于他以后工作,也让员工知道谁在管理他们,谁就决定他们的加薪权力,体现了责权利的对等匹配原则。”赵海洋说完后,潘课长转身朝向孙超华,“老孙,说说你的理由。”
“海洋说得方向大致没有错,但有点不合逻辑,员工都知道,我们工序的在调薪、升职这些重大事件上,只有申报建议权,决定权在课里,而且我个人已经代表课,向小蔡表示了歉意,现在由课里出面谈话,可信度高,说服力较强。”孙超华直截了当说了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