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这个我没有工厂生活经历,不大懂得,是不是就像我们农村那样,有钱的人家总是不自觉的相互联系在一起,他们之间形成了一个有别于其他的人的圈子。”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不过工厂那些圈子都是分层次的,混的越高越有出息,掌握的资源就多,升迁的机会就越大。”
“那赚的工资是不是也很多了,我听王云说我哥现在混的还不错,刚刚提升次长有半年了,”孙小妮说着,不解问道,“次长是个什么职务?”
“我在那里待过三个月,只知道次长就是副部长的另一种说法,相当于工厂的副厂长一样的级别。”
“那说明王云这四年对我哥确实有帮助,我还听她说,开始是我哥鼓励她学日语,学成了,她后来又监督我哥跟他学,现在我哥也能跟日本顾问用日语交流了。”
“这确实在日企里很实用的,我估计你哥的升迁与他懂日语有很大的关系,”听了小妮介绍,李娟以自己的见解,告诉小妮对孙超华升迁的看法。
“听了你说这些,我现在也释怀了,虽然我们离婚了,但他毕竟是聪聪的爸爸,他混的好,他的儿子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有足够的财务支持孩子的受教育程度,当初提了那么多的条件,就是想试探一下那女的承受能力,让我想不到的是,她竟然为了你哥,什么都愿意答应。”
“那你现在还坚持那些条件吗?”孙小妮小心地问。
“我现在觉得是不是有点苛刻了,有点损人不利己的感觉?”李娟突然怀疑自己的那些条件是否都是对孩子有利。
“嫂子既然这么问了,我有个想法,说出来你可以考虑,”孙小妮努力想着,选择合适的词语,来打动李娟,“既然你已经决定放手了,我觉得对于聪聪的生活费用保障,良好教育资金的提供,可以明确地写成协议,这对王云来说是个约束,其他的条件是否就不要要求了,如果因为你们离婚这事闹得满城风雨,对我哥来说影响很大,可能影响他的前途,尽管外企不太关注这些,但毕竟不是什么好事,影响他的前途,不就少赚钱了,聪聪的各项保障就没有切身的保障了吗?”
“你真的相信王云会对聪聪好吗?”
“我相信,”小妮把王云对聪聪的日后教育想法告诉了李娟,还说李娟提出不允许她,日后有自己的男孩要求,本就在她的考虑之中,她其所以这样做,也是考虑了聪聪的接受良好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
听了小妮提到了王云的这些想法,李娟想了很久说,“不管咋样,我还是觉得先小人,后君子吧,如果她能做到这些,其实那些就是一张废纸,如果做不到就有据可查了,我也不想让你哥为难。”
“那你现在到底是什么意思?”孙小妮见李娟已经对王云不再怨恨,便追问了一句。
“你看这样行不行,刚才我们说的,如果王云她接受,以前提到的到聪聪上高中再办离婚手续的要求就算了。”
“我觉得这事就好办多了,王云肯定感谢你这位大姐了。”
听了孙小妮的话,“我跟你哥离婚之后,你也不能再称我大嫂了,不为别的,就为聪聪。”
“那不行,你永远是我的大嫂,王云也不会计较,除非你再嫁人,未来的男的顾忌我这么叫你?”孙小妮故意笑着回答。
“你说什么呢?聪聪没有结婚之前,我是不会考虑自己的事的,”李娟生气地看着孙小妮。
“我知道你为了聪聪,暂时可能不会考虑再婚的事,但日后还是要看机会,儿孙自有儿孙福,老伴、老伴孤独了才更需要相互陪伴了。”
“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但当下的还是先考虑聪聪的未来吧,”李娟说得这里,才想起正事要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