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真够窝囊的,我爷爷怎么把家搞成了这样?”
“你爷爷也是被老爷给宠坏了,明明是男孩,却当女孩来养,还给起了个名字叫‘奴奴’,我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这样娇生惯养的孩子,能有出息吗?”
“难怪我小时候,看到爷爷在奶奶面前没有地位,在那个分家时候,在你的大舅老爷面前没有尊严?”孙超华听了父亲的回忆,才对爷爷的一些行为、举止,例如经常表现出小气的样子等等,有些更深层的理解了。
“后来怎么样了?”孙超华催促父亲说下去。
“那姑娘听了,就生气了,对家里人说,哪有舅舅、外甥同时来提亲,以后关系怎么处,说出去让人笑大牙,我谁也不嫁。”
“这位姑娘还很通人情,知道人伦之礼数,”孙超华为姑娘的选择,叫好。
“姑娘家长听了姑娘的话,断然拒绝了两家的要求,你二叔的事不就黄了。”
孙超华听到这里,不由自主感叹道,“国弱无外交,家败亲戚嫌,我爷爷一辈子的游手好闲,不知要几辈子,才能重振家族兴旺?”
“所以你们以后要努力工作,要出头之地,为家族争光呀,”面对孙超华的叹息,孙老万也提醒儿子,光耀祖宗的重任在肩。
“再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孙超华提示父亲孙老万,担心记忆出来岔道。
“你二叔从此一蹶不振,心灰意冷,家里再给提亲,一直没有结果,这一晃就三十的人了,你三叔结婚都早他三年,但比他还小三岁,所以孩子比他的女孩还大一岁。”
“这么说来,我三叔结婚虽然早点,但有小孩很晚了。”
“是的,一点没有错。”孙老万回答了儿子后,接着对孙超华讲,看着人家膝下有儿女,日子过得其乐融融,加上你奶奶的整天数落,你二叔突然改变了主意,想要成家立业了。
那个时候,人过三十就很难在本地寻找媳妇,人家一打听,怀疑这么大年龄,没有成亲,肯定是有问题。
直到58年到62年期间,国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三年困难时期,你二婶从甘肃老家山林逃难到此,有人问她有没有家,她说没有成家,就介绍给你二叔。
你二叔见人长得还可以,就同意了,然后就匆匆忙忙结了婚。
婚后,第二年就生下一个女儿,这个你已经知道了,我就不多说了。
说来也很巧,你二婶时隔了两年以后,又生了一个男孩,这让你二叔,高兴得欣喜若狂。
这个时候,你二婶提出什么要求,只要他能满足,他都毫不吝啬给予满足,就是提出要回娘家看看,你二叔犹豫不决了。
“为什么由于犹豫不决了?”孙超华又不理解。
孙老万告诉他,由于结婚一直没有对方家里的任何证明,就办理了结婚证,你二叔心里一直不踏实,再说,那个时候逃难的人很多,哪有工夫和精力去关注这些,但他却是你二叔心中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