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过来,张良也绝对难以逃脱这份影响,哪怕他才是真正的道家出身,哪怕他内心对道家的坚持最甚。
而刘邦,就要看他‘帝王思维’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形成巩固了,到了那时,或许对方才会真正明白,‘君子不器’的道理,做到超然世外,只使用而不沉沦也!
发现了这点,也是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刘浩放缓了脚步,诸葛城市行走,给了三人更多的时间和周边接触,看似为了留下更多的时间给他们学习,实际上也一直冷眼旁观。
等走出三百里地之后,刘浩也逐渐验证了自己的猜测,这才多久?
张良就已经沉迷其中,开始有目的的阅读书籍,开始为了让自己的文位提升而阅览所需,开始为自己踏入举人文位而高兴,开始为自己能够以诗词作战而大笑不已。
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区区举人战诗所带来的威力根本不足为惧,反而为得到这种战斗方法沾沾自喜。
倒不是刘浩内心深处认为张良走上了偏路,又怎么可能?
怎么说百家之道他还挂着创始人的位置,每多一个投入其中的修士,他也能多分润一丝好处。
之所以如此,还不是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也在想着究竟张良需要到哪一个阶位才会真正的作出自己的选择。
是将大部分精力继续投入到百家修行体系之中,还是将原本的道家修行重新拾取。
刘浩也知道,想要让张良做出选择,绝非一时半会即可。
甚至于很可能没个几十上百年都难以出现。
别看张良道家出身,这家伙终归是古人,对读书就可以修行这种方法也绝对难以抵抗。
这几乎也是越聪明的古人越是自信的缘故。
就好似都是同时投入其中,张良已经举人文位巅峰了,可刘邦不过堪堪踏入秀才阶段,焰灵姬更是尝试了一下味道就没了兴趣是一个道理。
都是一开始起点玩消息的,我的排位就是比你高,光这种成就感就足以让人深陷其内。
哪怕是刘浩也不得不承认,百家之道也确实适合张良。
有走过一座城池,这一日,刘浩也看到了‘大周’新出现的世界通道。
似乎也才出现没有多久,周围大兴土木的建造就是最大的明证。
一方世界的资源何其多也?
这个问题唤做任何人都不会错过,更何况本就在他们自己控制的地盘之内,更没道理放过才对,无非是投入的多少问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