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文臣来访

作者:预见历史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没想到年轻的弘农王一眼就认出了自己,高颎心情大好,急忙还礼。

夜色已深,刘辩将高颎带回了自己的营帐,打算跟高颎套套近乎,命令亲兵端上来一杯热茶,屏退众人。

还不等刘辩开口,高颎说道:“昭玄得知大王被董卓贬为弘农王,庆幸天无绝人之路,大王逃脱董卓魔爪到南阳,昭玄得知此消息,从渤海星夜兼程,总算在今夜赶到。”

想到系统给高颎植入的记忆是自己的老师,那是要自己做的不是太过分,高颎就不会离开。。

“呵呵……孤还记得当年老师的提点之恩,今日能得恩师再出山辅佐,犹如文王得姜尚,高祖遇子房,重夺帝位,指日可待也!”刘辩文绉绉的给高颎斟满茶杯,“老师请用茶!”

对于年轻的弘农王的表现,刘伯温非常满意,接过了刘辩端过来的茶杯。

刘辩叹息一声,沉声道:“老师既然来了,寡人便把困境诉说与你,恩师替寡人参谋个主意。你看我现在只有三千余未上过战场的新兵,如今应该何去何从呢?”

高颎沉吟片刻,朗声道:“在下认为大王不必去曲阿依附刘繇,可先去会稽郡,在此招募人才,招兵买马随后去秣陵,必可成就一番霸业。”

会稽刘辩自然知道,此地人杰地灵,东吴有一部分将领都是出自会稽,比如贺齐、虞翻、吴范、阚泽等人都是出自会稽。

至于秣陵则是六朝古都南京的前身,孙权就是定都于此才成就了一番事业。

“不错,会稽郡贤明雅士甚多,且物产丰富,且会稽太守王朗不善统兵,至于秣陵虽是县城,但城中百姓之多,且背靠紫金山,若是大王定都于此,吸引百姓,铸造城防,规模必不在东西二京之下。”

刘辩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虽然自己熟读历史,还是穿越而来有着天生的金手指,但是因为智力和眼界方面的差距,高颎一针见血的指出来自己今后的路。

“恩师大才,寡人佩服的五体投地,让学生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刘辩心悦诚服之下,站起身来向高颎施礼道谢。怪不得这个年代的霸主都要招揽大批谋士,看来这谋士的作用绝不在冲锋陷阵的将军之下。

高颎呵呵一笑对刘辩说道:“大王军队虽然初具规模,但是大王军中少了士大夫阶级是万万不行的,为今之计,只有去了会稽,在江东登基为帝,吸引四方人才来投。”

听了高颎的话,刘辩茅塞顿开,这个最困惑刘辩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哎呀,先生之才胜过子房、姜尚,从今以后恩师便是寡人的军师,助寡人再登宝座之时,定以三公之位相授。”

刘辩再次起身向高颎致谢,同时给他画了一个大饼,希望在收买高颎忠心的时候还能获得他的文臣点。

“谢殿下,昭玄必然庶竭驽钝,全力辅佐陛下!”

高颎亦是起身回礼,对于刘辩的任命欣然接受。

虽然没有获得高颎的文臣点,但是两人又继续闲谈了大半夜,直到天蒙蒙亮,两人抵足而眠,沉沉睡去。

“诸位,这就是我军军师高颎先生,从今以后由高先生进行我军战略规划。”第二天刘辩召集了自己军中校尉以上的军官,对他们说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