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没有理睬刘协而是看向荀彧。
荀彧只是举起笏板闭上眼睛没有说话。
王垕心道难道是荀彧给刘协出的主意?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利?
这可能吗?
那可是朝廷上最为君子的荀彧啊!
等一下?
好像有什么不对?
王垕环视周边这些能够出席朝议的官员,看着那一个个躲避的眼神,又想了想刚才发言的几个人,似乎有些明白了什么。
雒阳朝廷可以分为三股政治势力,霸府、士族和皇室,其中最大的自然是霸府。
霸府拥有雒阳朝廷的全部军事指挥权,行政方面也拥有拟定诏书和一部分审议诏书的权利。
士族的权利中心则是在尚书台,他们拥有执行诏书的权利。同时士族还在朝廷各个职位乃至霸府都拥有自己的人,可以一定程度上影响朝廷的施政和运行。
至于皇室,最开始只有汉帝刘协一个人,他的势力几乎都被曹操扔在了许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像刘斌贝这样的皇室成员一点点的又来到雒阳并团结在汉帝刘协的身边。
在对外态度上,这三股势力的态度是一致的。许都伪帝和拥立了伪帝的袁绍必须死,那些不臣的州郡也必须重归大汉的统治。
但在内部,三股势力是一直在争斗的。
其中士族势力由于曹操的种种限制士族的政策在过去两年遭到了重创。科举让士族失去了把持朝政的能力,而府兵制则积压了士族私兵制的存活空间。
不过就像王垕在天水时感慨的那样,士族凭借着深厚的积累一点点的又缓了上来。
他们结交科举进士,以联姻的方式重新获得了权利。
他们努力适应朝廷的新政,保证自己能位于高位而不会被朝廷抛弃,至少也要保证财富不会缩水。毕竟有钱就有地位,这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说得通的。
他们甚至适当的减少了私兵的规模,毕竟现在司隶的治安已经好了很多,养这么多私兵还要不要吃饭啊?
但士族是不会一直蛰伏下去的。
他们趁这次曹操亲自带兵出击的机会重新掌握了权利,将一些官职不高但很重要的位子上换成了自己人,还多次拉拢荀彧、钟繇、杨彪等士族出身的朝廷重臣,